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五年级 议论文 943字
2020-12-13 20:04:35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昏黄的光线映衬着戎马倥偬的过往,我以温存为线小心翼翼地装订好琐碎的记忆。同学不经意间的谈笑风生,拿到成绩后的开怀大笑,平日里狂妄着自诩无坚不摧无所不能,红着眼羡慕别人嘚瑟的笑转身咬咬牙自己也默默努力,为了追梦不屈不挠地勇往直前——这大概就是很多人所说的“年轻气盛”,虽有冲动,也有狂妄,却不乏勇气,亦不悔其志,用双手为自己撑起一片广袤无垠的蓝天,书写青春的奋斗华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年轻人应该年轻气盛,用“年轻”为自己谱一曲青春的春风得意和鲜衣怒马。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年龄之“轻”,阅历之“轻”已是不可更改的事实,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生命之“轻”,认识之“轻”呢?笔者认为,“年轻”指思想鲜活而非被传统思想所禁锢,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丰盈的热爱。我们年轻,但却也认真地感受着,思考着。

在年轻气盛这条路上,哈佛才女詹青云踏出了不一样的步伐。这个从贵州走出来的姑娘,为了获取更好的教育资源,转学六次;港中文本科就读期间,学业全优保送硕博连读;想要去美国见见世面,两个月备考拿下GRE满分;想要涉足法律领域,一口气申请下哈佛博士;家里负担不起学费,自己担起百万贷款求学。她的所作所为,她惊艳四座的辩论,成就了她“趁着年轻,我偏要勉强”,亦成就了“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唯有少年心”。

“借我一个暮年,借我碎片,借我瞻前与顾后,借我执拗如少年。”年轻人应该年轻气盛,用“气盛”为自己画一叶人生的不甘落后和锲而不舍。“气盛”指精力旺盛,果敢刚绝。一如畅销书作家刘同在写作路上被父亲质疑,甚至与父亲形同陌路;被朋友嘲笑,没人相信他能成功。当等待几乎是消极地投向灭亡时,当在追梦路上被冷嘲热讽时,刘同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凭着年轻气盛的倔强和日复一日的坚持让他成功走进了大众视野。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如今少年老成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个性的收敛和韬光养晦的智慧固然令人可敬,然而这其中的心酸恐怕不得而知。少年老成需要时间,需要成熟,我常常想当那些年轻气盛的人在打打闹闹时,少年老成的年轻人是否也是在说说笑笑,或者说得更直接一点,他们是不是只能望得见墙角的四角的天空,他们是不是失去了比常人更为自由年轻的热泪盈眶和无忧无虑。他们常常说“年轻人不要气盛”,事实上他们连气盛的机会都少之又少甚至没有。

年轻人应该年轻气盛,“年少轻狂”“年轻气盛”不该被视为全然的贬义词,它们之中蕴含着一股永不言弃的劲儿,把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越走越宽,恰同学少年而风华正茂,使他们的人生更为出色和精彩,“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