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与国行,共尝苦甜点

五年级 议论文 920字
2020-10-11 20:57:03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 —习近平

极目处,黄河水如注,电掣嘶入海,听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长城自巍巍,东西几千里,叹得“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五岳屹如初,千斤难折弯,诩得“年少不问几许愁,掌覆五岳,脚踏神州”。 爱国是漫长历史中永不凋谢的花朵。 家国情怀,绵亘了千年,未曾断绝,如今依旧令我们热泪满襟。

依稀,匈奴铁骑来势汹汹,朔漠之中、大汉边疆,霍骠姚“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直捣漠北,封狼居胥,留下铮铮作响的誓言……多少年后,日寇铁蹄蹂躏中华,国人惶不知措,至于有亡国灭种之险时,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受酷刑而不屈,从容就义,留下以死铭志的誓言,振聋发聩。

依稀,安史之乱的硝烟席卷中国,国家值“山河破碎风飘絮”的累卵之危之时,杜甫写下“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忧民诗篇:辗转入蜀,他暂歇于草堂时,又咏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忧国诗句,沉郁顿挫,枝叶关情,终其一生无不踏着这“为生民立命”的忧国之步……多少年后,适丧乱多事之秋。梁启超接下了杜甫“叹息肠内热”的衣钵。他“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探中国之未来。其少时云:“我欲问苍天,苍天长默默。我欲问孔子,孔子难解释。”《变法通议》中,他写到,“老大之中国若不洗常革故,就只能将僵残之局交至贼手,永无翻身之日。”于是拳拳赤子,“育人才““开民智”,办报结社,爱国救亡,开变法之序章,救国之新潮。戊戌新法,五四新声,他几乎参与了近代中国所有举足轻重的大事。

他一生政治主张多变,招人非议,但他解释道,“我一生的思想是爱国,我一贯的主张是救国。”可以说,他变的是救国之道,不变的是切切报国志。十年饮冰,难凉热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故“少年中国之少年”有一片“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的豪情。

岁月蹉跎,爱国之花将在我们这一代青年中怒放得更绚烂。热爱土地的人眼中常含泪水,满怀家国的我们当奋发有为,满腔热血图报国。今逢百年未自之大变局:重洋之外,美国政客对中国之崛起大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危机感,贸易战、封杀、阴谋论,各种手段层出不穷;赤县神州,中国梦之宏伟蓝国尚需诸君努力。这是国家兴衰的危,也是我们以身报国的机。我们作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岂可懦懦无为,故步自封,须朝气蓬勃,燃尽自己而将光辉洒遍华夏,换一片河清海晏。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我们都是祖国的十四分之一,我们怎样,祖国便怎样。新时代的青年须将赤诚之心寄与锦绣河山,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