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今有网络新时代,信息流速快,足不出户去,世界入眼来,世界上唯一能够超越光速的东西就是人的思想,不论是古还是今,尽管身居庐中,人之思亦可鹏程万里。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令思想超越时空,这自然与思想的局限性有关。正如“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他们若走不出去,怎能知道外面的世界如何?正如井底之蛙、鼠目寸光,它们若不跳出井里,不攀向高处,怎能欣赏圆形天空真正的广博面貌,怎样知晓一寸灰地外的大千世界?环境决定我们思想的宽度,知识则决定我们思想的高度。正因环境和知识的局限,才造成了我们思想的局限,而思想入决定着我们的言行举止和处事态度。因此,打破思想的局限,提升思想的宽度和高度,对我们是必要的,对新时代更是必要的。
提升思想的宽度,就要改善环境。古有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环境的优劣往往决定着我们思维方式的好坏,潜移默化地使人受到影响。孟母三迁,正是要为孩子选择一个良好的成长与学习环境,否则孟子可能不会思泉涌流芳万古;陈蕃“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正是由于对生活环境的小改变,才能累积成此后政坛上的大谋略。故此,我们应给自己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才有助于思维方式的提升。我们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令恩绪飘飞于奇山异水之中;也可以紧跟时代的潮流,关注实事新闻,令自己与国家、社会同呼吸、共命运。
提升思想的高度,就要积累知识。正所谓“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人生本就是不断学习的一个旅程,知识的多少往往决定着我们珀思想是否深刻,影响我们对所见所闻的见解于无形之中。寒窗苦读学来的知识,看似“读闲书”毫无用处,但经过与作者的心灵对话,你的视野会更加开阔,你的观点将更加丰富,你的品格将得到升华。故此,我们应不断汲取知识,才能令思想行万里路。我们可以在伏案苦读的同时让知识融入生活,令思维在实践中变得灵活;也可以博览群书,令思维在字里行间舞动时留下入木三分的足迹。
当然,知识和环境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相辅相成,共同构筑思想的大厦。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请人圣贤书,则思想只有高度而无宽度,只会成为摇摇欲坠的空中阁楼;若仅依附于环境而不汲取知识,思想便只有宽度没有高度,就如地基上只附了一层泥灰,还不是一马平川?只有知识和环境的两辆马车并架齐驱,才能令思想平稳驶向远方。
古之诸葛、子云,身居不“陋”的“陋”室,博学多才,亦能有所成就;今之蓬勃少年,生长在信息爆炸的缤纷时代,发奋读书,怎能不斩露头角,以小梦编织大梦,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一份贡献呢?让知识和环境携手并肩,冲破思想的桎梏;令身居庐中的我们,思想鹏程万里。
——————————分割线——————————
第一次写作文,如果有哪里写得不好,请多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