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吃货

五年级 议论文 870字
2020-09-05 12:14:23

每一种味道的永恒。

--题记。

对于不喜欢早起的人们,最好的闹钟无疑就是鸡蛋在清油中啦啦啦啦地跳舞,面包刚刚好从面包机里“叮”的一声冒起来,牛奶倒进玻璃杯时咕嘟咕哪的响声……睡在床上的人们会从梦中惊醒,马上起床洗漱,又立刻坐下吃早餐,虽简单的早餐,但永远是一种享受。

可见每一种味道在人们的舌尖上都是永恒。

油条,中国人最爱的早点之一,据说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寡淡的小麦粉与浓烈的热油碰撞,平凡的食材造就出非凡的味道。配上一碗现磨豆浆,就是带给人们一天活力的完美早餐。金黄香脆外皮内是柔软细白的面包组织,一口下去,脆皮噼里啪啦地散落在舌头上,被唾液浸湿得脆皮平哒哒地铺在舌上,慢慢消散……

包子,是中国汉族的传统面食之-,相传由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一千八百多年来一直以其简单的做法、独特的味道,慰藉着中国人的生活和胃口。全国出名的包子有很多,但我觉得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才是享誉南北。狗不理包子蒸出来又白又胖,凸脐鼓肚;包馅时,馅有猪肉的猪三鲜的,不管哪种馅,都要干净,口要正,味要浓,褶子要又细又密,还得匀,可不能蒸出来瘪瘪塌塌的端上一碟子,你看,包子个个肥头服肚,细细地褶,不多不少个个都有十八道褶,白白的皮,蘸上醋,咬上一口,嗬!馅儿又香又鲜,皮儿又薄又嫩,这才是正宗的狗不理包子嘛!

厚重。浓的香汁将上豆泥绵密寡淡的滋味驯化,青豆的清甜,加上玉米软糯滋润,这质朴的美味蕴藏着人们对南方美食的依恋感触……棕红的酱汁在舀一勺一次性浇入藏满清甜希望的土豆泥。用勺子一搅,热气飘散出一股豪放。

把西红柿切碎下锅翻炒,化为浓郁鲜香的番茄汁。雪一样白的细腻面粉,散发出淡淡的麦香。面粉加水轻轻一搅,变成细腻洁白的小疙瘩,与红番茄、绿葱段、黄蛋花默契配合,造就了软糯鲜香的非凡味道,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也充分补充家人所需。呼哧呼哧,酣畅淋漓地喝碗疙瘩汤后,感觉一身很轻松。

茴香卷被细心地包在油纸里。轻柔地撕开油纸,咬上一口,那茴香卷,真是美味绝顶啊!千回百转的茴香,神出鬼没地镶嵌在圆润光滑的面卷里,吃着时,整个人好像被轻柔的云雾层层叠叠地簇拥着……

再说说众人所熟悉的瓜子吧!瓜子无疑是太阳和向日葵的爱情结晶。阳光以最明亮、最透彻的方式与鲜美的瓜子交流,这是向日葵与阳光爱情的约定。唇齿与手指的默契配合,让这温暖热情的果仁瞬间进出又随即粉碎,只留下质朴的香气和空度的果壳。

教师点评:小作者犹如一位称职的解说,流畅通达的叙述是平稳有力的旁白,生动精彩的刻画是呈现美食之貌的画面,细致全面的介绍是丰富食物内涵的贴心补充,整篇文章犹如一部美食纪录片一般让人垂涎、让人向往。文章描写精准,用词精妙,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揉入自然,对食物或描述味道、或讲述起源、或陈述外形,几经斟酌,有所侧重,文章有味有感,有“料”有意,读来实在“满口留香”。很棒!不过,文章有些“头重脚轻”,缺少真正的结尾,文章有未完之意,不够完整。除此之外,文中介绍的这几种食物像是“信手拈来”的选择,想到什么说到什么,不免会让文章“形散”,缺乏条理性。小作者可以就这几个问题对文章做一定完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