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固然重要,但社会实践不容小觑。
做生活的有心人,投身社会实践,你才能发现大千世界的美。
在现实生活中,白居易如果没有发现小草的坚强毅力,会写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吗?苏轼如果没有亲眼去看庐山,会知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吗?周郭颐如果没有观察荷花是怎样生长的,会有“出淤泥而不染”吗……做生活的有心人 ,你才能发现寂寞的寒梅、多情的明月……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有仔细观察,你才能拥有一双慧眼去观察世界。
做生活的有心人,参加社会实践,你才能产生真善美。
有过面朝黄土背朝天,你才能明白“锄禾日当午”的艰辛;有过农村生活的体验,你才能明白“也傍桑阴学种瓜”的艰苦……你的社会阅历越多,生活经验越丰富,你和作者的心也更近了。
做生活的有心人,只有认真读书,你就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
范仲淹在童年时期就酷爱读书,但由于家境清贫,上不起学,十岁就开始在僧房里发奋苦读,每天只煮一小盆粥,凝结后,就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在切几根咸菜,就着吃下去。这就有了一个故事,名为“断齑画粥。”
范仲淹为了开阔眼界,增进知识,风餐露宿,只为千里迢迢来到北宋的南京应天府求学。读到疲倦时,他就用冷水洗脸,让自己清醒过来,继续攻读。
在他同学中,有一位是有钱人,看到范仲淹“忘我攻读”,只吃点粥,就给了他一些吃的,但范仲淹一口也没尝,最后那个同学问他为什么不吃,他回答“如果贪吃佳肴,恐怕将来吃不得苦。”
有生活才有文学作品,有实践才有真情实感。体验生活,细细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那么语文素养不请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