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经典

五年级 议论文 975字
2020-07-22 07:33:55

一直觉得书是一种很美好的东西,黑色的宋体字清楚明白地印在簇新的白纸上,过了很久后,纸一张张开始微微泛黄,边角也微微卷了起来,可是氨盒在空气中油墨的清香却变得越发的充盈饱这些经历了成百上千年时光的打磨却仍被后人捧在掌心细细研读的文字,便是经典。它们经历了历史的沉淀,无数人的考量,无数现实的验证,却依旧存在着,只此一点,便能证明经典的美经典,就像一杯葡萄酒,沉淀和存在的时间越长,它的香味就越发的醇厚。读《孙子兵法》,我能听见战马的嘶鸣、风的呼啸、嗦亮的战歌,我能看见旗旗的挥舞,漫天的黄沙,谋略家们坐在军帐内,运筹帷握,指点江山,我能感受到他们排兵布阵的道理和他们心中的雄才大略,读《楚辞》,我能看见屈原立于泪罗江边,倾慕他的鸿鹊之志和感叹他内心的悲愤凄凉。读《史记》,我能看见历史的洪流倾泻而下,一个个直立在历史的长河中的人物便是其中溅起的浪花,在闪烁着耀眼的......读这些经典时,我常常觉得自己回到了那个时代。仔细思考,这些文字竟能带给我醒酬灌顶之感,这便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别说经典繁杂枯燥,那只是你没能读进去罢了。它就像一口井,钻得越深,就能得到越甘甜的清泉。同样,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我们便都能发现经典的美丽所在。它就是一株傲然挺立在寂静雪野中的梅花,散发着幽幽的清香,无论雪有多大,都不可能将其掩埋。

可是,我却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悲哀的事实:这些被我们的祖先奉为金科玉律的经典,如今正在流浪,尽管它们的身体早已有了栖息之处一一往往是在书店的打折专柜中。但它们的灵魂,现在却很难找到一个与之产生共鸣的人。这些流传了这么久仍未磨灭消失的文字,如今却要被手机和电脑上的快餐式阅读,一点一点的扼杀至尽,我有时会止不住的悲哀地想:一百年后,还会有人记得它们吗?

籍谈在历数各国典制时,居然忘记了自己祖先和家族的历史,后人都在嘲笑他数典忘祖,但在现今这个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又有多少人对电子产品津津乐道,而忘记了正在流浪漂泊的经典,这岂不是也是一种数典忘租?文化变得越来越快餐化,即使有学生愿意读经典,又有几个不是为了研究它们的作者生平和主题思想用以应付考试?阅读的功利性在这个喧嚣的社会中慢慢地地增长着

我并不期待有人能读完汗牛充栋的圣贤遗著,我只是期望每个人尽自己的一份力去保护这些流浪的文字,去传承中华的经典文化,更是期望每个人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的净土。

我期待在未来,这些流浪的经典们都能找到与自己在灵魂上产生共鸣的人,然后一起在明亮的日光灯下享受文字带来的快乐,平静下自己那颗浮躁的心,静静地品味经典,传承经典,修补灵魂的踌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