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让孩子不像孩子?

五年级 议论文 617字
2020-07-18 23:36:11

“望子成龙的中国家长播下龙种,收获的却可能是跳蛋。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的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会很快腐烂,我们将造就一批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卢梭曾说

中国的孩子们很忙。

他们忙着刷成绩,忙着打比赛,上各种兴趣班,忙着模仿成年人油腻的社交习惯,行为和心智都尽量向成人社会靠拢,甚至因为班干部的选拔而勾心斗角,家长们从小就要规划幼升小的大事,会乐器成为必备才艺,小语种成为专属技能,看着孩子们拿到奖状或者老师赞赏或者技能专利书再甚至到博士学位的家长们,挺着胸脯心里笑开了花,但表面上仍然要装出冷冰冰的样子,因为面具戴久了就摘不下来了。

儿童应当穿童装是非常新的想法,儿童的一举一动必须尽快学成大人的模样。太慢了,不是父母,而是教师应该操心的事情,这也是原罪的一部分。必须用绞辩把它打掉,腾出空间给有用的城镇知识,这是迫在眉走的任务。容不得孩子们把时间消磨在玩耍上。安东尼伯吉斯在莎士比亚传中写道。

鄙视链从社会转入到学校,社会提前分层,当起跑线提前到育儿产品,哪个妈妈又不需要W金包呢?哪个家庭又不需要神童呢?在这个文化学术虚假繁荣的今天,谁又不需要一对研究生父母呢?哪怕是对一名三岁大的孩子?

当知识的作用从愉悦自身满足社会发展现在已经变成一种炫耀的资本和专业的敲门砖,谁又能不按照成人世界的逻辑催熟孩子呢?是谁让孩子不像孩子?还不清楚吗?

我曾抓住过九零年代的尾巴,当成功学首次进入中国市场,激起那一朵最大的浪花时,没有一个疯狂购买《哈佛凌晨4:30》的家长是无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