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是记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在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端午又是午日节、五月节、龙节等。
在《易经.乾卦》第五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家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南方端午是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攘灾的节日;在南方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记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蛾及介子推等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