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谚语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今年这时正好到了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通常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戴香包等。这不,我奶奶今天早上五点,就开着小三轮,欢天喜地地买食材去了。
算算时间,她快回来了,“回来了,看!奶奶带来了好多好东西!”说曹操,曹操到,奶奶脸上冒着热汗,不知道的还以为拯救世界了。奶奶拎着一大袋东西,走进屋里,刚到屋内,就把东西纷纷拿了出来:有小巧精致的玩具龙舟;有随手摘的艾草;有香气飘飘的香包;还有主角——五颜六色的食材与碧绿的粽叶。
洗洗手,准备好食材,糯米与粽叶,再搬几个小凳子,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拿一片粽叶,将它卷成一个尖角,往里面赛点米,放些食材,把口子遮住,用绳子捆起来,一个粽子就做好了!反反复复做同一个动作,未免有些无趣,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温和地对我说:“粽子快包完了,你出去玩吧!记得小心一点。”正好,趁这个时候我带你们去看看我们这的习俗。
“端午端午喜庆庆,你戴香包我插艾草,和和美美吃粽……”这首童诗是每年端午儿童必不可少的游戏。你以为童诗是游戏?不!不!这只是助威歌,真正的主角是儿童版的赛龙舟。龙舟比赛可真激烈,选手们各自坐上迷你龙舟,只听一声令下,选手便抓住船桨奋力摇了起来,大人们也总是兴致勃勃地猜测比赛结果,“咚!”冠军出现了,只是让人惊讶的是冠军竟是个小女孩,小女孩捧着奖品——三个不同口味的粽子,站在奖台上,一旁的主持人将碗里的糖撒了出去,据说,抢到糖的可以获得一年的好运气。
不知不觉已到傍晚,家中弥漫着粽香,黄中范红的粽子呈现在我面前,顿时香气飘飘,尝一口,味道好极了。小时候常听家长讲屈原的故事,就励志成为一个像屈原一样爱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