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寂静的家乡瞬间热闹起来,欢度端午。
外婆拿来一袋五颜六色的细线,要我缠住手腕。我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就戴上了。一滴露珠溅到线上,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非常耀眼,我高兴地欢叫了起来:“哇,好美啊!”外婆意味深长地告诉我,戴上这东西能辟邪,驱赶鬼怪。我想,原来它还有这么大的功能啊!
接下来就是包粽子了。外婆拿来一沓艾草,把蛋黄掺和在糯米里面——这是她最喜欢的吃法,用艾草包上,围成了一个三角形。外婆兴致不休,一连包了好多个,手都没有停下来。“那去吃吧!”外婆笑眯眯地把一个最大的粽子递给我,剥开艾草,露出白白嫩嫩的糯米,虽然看起来很美味,但是我闻到那股怪味儿,摇摇头,把粽子推给外婆,说:“不用了,谢谢您。”
外婆见我这番挑食,便给我讲起屈原投江的故事来。
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处处为自己国家着想,却屡遭贪官污吏的陷害,多次被降职、贬官。在国家被秦国灭得家破人亡时,屈原满怀着对亡国的恨意,愤然投入大江,永不归来。百姓们个个哀痛欲绝,用艾草把饭团包起来,顺便将彩色绳子捆起来丢入江中,后来才慢慢形成现在的粽子。
听完,我感动了,吃下粽子。
细线和菖蒲组成了爱国音乐的曲子,粽子的浓香飘扬十里,是悠扬的歌声。蔚蓝的天空上,清澈的湖面上,仿佛呈现了屈原雄心壮志、忧国忧民的模样。我深受触动,在心里深深地埋下了一颗爱国的花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