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即我心,我心固我心。——题记
古有铸剑师欧冶子铸出第一把铁剑“龙渊”,开创冷兵器之先河;玉雕匠陆子岗的玉雕技艺被称为吴中绝技,名冠朝野。今有工艺师孟剑锋纯手工錾刻国礼,名扬千里。
从古至今,变的是技艺,不变的是匠心。
由孟剑锋制作的北京APEC会议上送给外国领导人和夫人的国礼,是一个像是草藤编织,有着粗糙质感的果盘,里面有一条柔软的银色丝巾。为了做出支撑果盘的这4个中国结,孟剑锋的右手曾经起了厚厚一层茧子。在其他技师想用机械铸造中国结而忽略这种做法带来的小瑕疵“砂眼”时,孟剑锋力排众议坚持亲手编织,挑战极限。在世人为纯手工的精湛国礼赞叹时,孟剑锋追求极致的匠人之心却更加的熠熠生辉。
胡双钱,一个简单而又不简单的“大国工匠”。作为一名高级技工钳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同一个动作,整整三十五年,他加工的数十万飞机零件,从未出现过一个次品。在C919首架数百万个零部件的大飞机上,钳工胡双钱打磨着大飞机上的一个个精密零件,所有工作都靠手工完成。但他坚守岗位,从未懈怠。在他加工的零部件中,最大的将近5米,最小的比别针还小。炉火纯青的技艺和择一事终一生的精神完美相遇,这就是我们的匠人。“只要中国制造的大飞机翱翔在蓝天,我愿一生做个工匠。”他仰望着蓝天这样说。
在这个随波逐流的时代,总有这样一群始终固守本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人。有明星拍戏不记词,只说一二三四;他们却不用替身亲自拍危险戏,只为给观众呈现完美的作品。有人编写剧本不查典籍,颠覆历史;他们却在表演相声涉及戏曲动作时,为追求准确完美,去求教戏剧大师。纵然身处浮世,所有匠人却都在用同一种方式坚守着匠心。
那么到底何为匠心?
我想,匠心应是侯宝林去向戏剧大师求教的责任感;应是孟剑锋精益求精的錾刻态度;应是胡双钱几十年如一日,未出丝毫差错的兢兢业业。
从昔日,到今时,匠人总是这样——他们双肩担道义,责任放心底。他们以技养身,以心养技。此谓之,匠人匠心。
从古至今,匠心历久弥新。从今往后,我心固匠心。时代匠心,此代经年未移,经久未衰;此后亦将不移且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