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物都在渐渐变化,变化之后,就再也不可能回到一开始的样子了吧。
我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一二岁时,爷爷一出去干活儿,我就屁颠屁颠的迈出笨拙的小脚,晃晃悠悠的跑向他。有些时候,我还因为跑太快而手脚有些不太协调,没能刹住正在飞奔的双腿,撞上那坚实的对我来说好似铜墙铁壁的大腿,头一歪身子一斜,向后仰去。这时候,爷爷就会快速伸出那双手,一只手托着我小小的头,另一只手扶着身子,然后一用力,就把我抱起来了。在我的记忆中,他的身体硬邦邦的,唯独那双有力的大手,暖暖的,很舒服。
爷爷总是在他空闲时说我刚出生时有多么的小,多么的轻。他还说,那时候的我像个陶瓷娃娃,仿佛稍微一用力就碎了,害得他不敢碰我,只能看着在妈妈怀里的我干着急。最后还是他戴了好几双手套才小心翼翼抱着我,生怕一不留神,我就成了一地碎片。真是的,我都变大了,也变得比原来强壮结实了,干嘛还把我保护的像个花瓶一样?
后来,爸爸妈妈又把我接进了城市。我总是很繁忙,不是在写作业,就是在上课,要么是在上课或回家的路上。我没有时间给爷爷打电话,也不敢打,毕竟现在的我似乎也没有什么话题能跟他聊。而他讲的无非就是成绩和听父母的话,说来说去也就那几句。慢慢地,我忘却了他,直到去年暑假父母和我回老家我才猛然记起。我记忆里的硬邦身体变得瘦弱并且不禁风了,那双大手也粗糙而写满了岁月的沧桑。我有些悔恨,但更多的还是无奈。毕竟啊,我和他都变了,也不可能回到小时候。那时候的融洽和依靠,就只能永远的成为我们的回忆吧!
我小学时有个闺蜜,我们虽然总是互贬对方可那顶多算个玩笑。比如,我听完她贬我的话之后嘟着嘴巴生生气,扭过头来不理她,在她哄我时假装思考个几分钟,然后就大发慈悲的原谅了她。六年的小学时光就这样在打打闹闹中悄无声息的溜走,只剩下一本毕业册和一张毕业照。我们就这样从原来的小学学校跃进了中学校园,在一群陌生人中寻觅着那个熟悉的身影。
很幸运,我和闺蜜是一个班的。也很不幸,我们是一个班的却相隔甚远。即便我俩都不会因为这样而不说话,但是我明显感觉,我们的距离似乎变成了天上的天河。我看不透她,她也看不透我。我们没有牛郎织女那样幸运,在他们的世界中,仿佛只有他俩,彼此的眼中只有对方。这样的我们,也不算是闺蜜了吧,顶多算个朋友。我的身边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人,她也同样。就这样,我们每天聊个一两句,不再把全部的时间用在对方身上了。我不知道是她变了还是我变了,也许,我们都变了。
我小时候,总是和老家的朋友们一起探索宝藏,把村里的全部地方都寻了个遍。有时候,在一个小土坡里捡了几颗漂亮的,在阳光下泛着亮光的小石头,在一个河边找到几个大螃蟹就称之为宝藏,现在都还记得以前有几片空地,几条河流。可惜,上次我回家时发现好多地方变成了几座大楼,河水也不可以直接食用了。找不到漂亮的石子,找不到大螃蟹的我也找不到乐趣了,找到的只是这熟悉却又特别陌生的地方,也就是我以后的老家。
渐渐地,当我们把现在和以前比,不同了,也陌生了。但我们只能适应它,就像昆虫适应环境一样。细细一想,我们不都这样走过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