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家乡是一个梦,出现在每个深夜,梦里有棵桑树,桑树下,几个小孩手上沾满了紫红的染料,在欢乐声中一个个消失了,梦里有妈妈在月光下用针线缝出一份份温暖,在一针一线中,月光慢慢暗淡下来,我慢慢地睡着了。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勾起游子对家乡的怀念,六两面,一碗乡愁,是我儿时最珍贵的回忆 。
我不爱吃面 ,但是唯独对外婆做的面情有独钟 。面条的味道很一般 ,甚至有些寡淡,说是清汤寡水也不为过,但是到外婆家吃面却成为了我多年养成的习惯,戒不掉的“毒”。
外婆做面的手艺是日积月累出来的,倒油,烧水,下面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赏心悦目。外婆做面不喜欢放太多调料,她总说小孩子吃太多调味料对身体不好,应该吃清淡些。外婆调味只放盐,姜,蒜,少许辣椒,味道淡得很,只有点辣味。外婆做面时总爱给我煎一个焦黄的荷包蛋,脆脆的,吃起来很香。
母亲告诉我,她小时候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面,那个时候家里人多,饭经常不够吃又不像现在有这么多零食,小孩子一年到头就盼着过年。面条寄托着母亲儿时的回忆,也见证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长大后,我很少去外婆家,但是每回去外婆总会给我下一碗面 ,面依旧是儿时的味道,淡淡的,却比我吃过的很多面都好吃。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的晚上响起”每逢举头望月时我总会想起那六两面,一碗乡愁也成了我魂牵梦萦的味道——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