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是厉害的意思,作为老师,一说到“牛”立马想到的就是成绩了得,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还别说,我们班上真有那么一个“牛”角色。
张政宇同学自入学以来,在各类大大小小的考试中,均列班级之首,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若称学习上的“牛人”,舍他其谁,确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同学眼中,他是无所不能的学霸,尤其是科学,仿佛没有难得倒他的。每次科学课下课,科学老师就感慨自己只教了一个张政宇。原来,每次老师实验操作示范后,请同学上来演示,全班异口同声喊“张政宇”;每次问及一个知识拓展运用的问题,全班鸦雀无声,唯独张政宇简洁流利地回答打破了沉寂;每次考试分析试卷统计答题情况,只有他的手坚定地高高举起。老师眼中,他是检验真理的定心丸。语文中主观赏析的题目较多,有些答案牵强附会,存在争议。这时,我忍不住去征询一下小张同学的意见,看看他的理解是否更倾向于我的理解。“牛人”小张同学,以其敏锐的思维和超凡的领悟能力赢得了众多好评。
其实,每个人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那天,我像每个周五放学前一样交代孩子们周末应注意的地方,问及作业量情况以及回家完成作业的时间。“周末作业只剩下语文了!”我话音刚落,小张同学就轻松地冒出了这么一句,话语里的意思是,可以再布置一些。“不能听他的!他是神人!做作业的神人!”孩子们都炸开了锅,话语里满是哀求,满是羡慕,又满是责备。“此话怎讲?”他们的惊呼引起了我的好奇。“张政宇做作业分秒必争,速度又超快,我们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把作业写完的!”那个平时说话结巴的小男生这会儿很溜地表达了他的惊奇。“那你们可以学学人家咯!”我不再说下去了。后来,我特地观察了小张同学课间的情况,确如同学们所说,基本是每个课间,都看到他端坐在椅子上,埋头奋笔疾书,或一堆同学扎在他周围问他如何解题。边上同学们传阅东西相互逗乐说笑,男生走到他身边取经、惊叹、捣乱,均没有多大影响,闹中取静,确实是一种境界。据说,每天的家庭作业,小张同学都能这样利用课间基本完成,如此速度,确实“牛”。
这样一个“牛人”,在你印象中应该长啥样呢?因为劳心劳神,他精瘦干练?恰恰相反,小张同学十足是个小胖子,脸蛋圆圆,肚皮鼓鼓,如果不是架了一副厚镜片的眼镜,你绝不会想到他是个学习上的“牛人”。每次中午吃饭,我总能看到小张一手端着堆得满满当当的餐盘,一手拿着勺子,大踏步地走回自己的座位,然后,气定神闲地坐下,提一提绷得太紧的裤脚,低下头认真地吃起来。那小山似的一盘饭菜在他的一番狼吞虎咽之下,很快就见底了。好几次,因为担心他太过肥胖,我走到他身边轻轻对他说少吃一点,八分饱就可以。不想他略带羞涩地回我:“已经减少到七分饱了。”话音刚落,同学们都理解地大笑起来:“老师,他用脑过度消耗太大,你得理解他啊!你不在的时候他还会发起第二波的哦!”也对,学习是一个脑力活,更是一个体力活,如此想来,小张同学确实应该多吃一些,成为饭量“牛人”也是情理之中了。
这样一个对待学习专注认真、如饥似渴,学习成绩也一路领先的小张同学,叫他“牛人”不为过吧!
教师点评:老师视角下的《晒晒我们班的牛人》颇为独特新鲜,也颇具细致和深入。虽然选取的人物可能是一定意义上的“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虽然切入的角度也是惯常的学习和生活,但用心阅读之后,我们会发觉一些特别的“玄机”:从学习的角度切入并继续深入,“牛人”的过人之处并不止是学习优异、成绩突出,更在于发展全面,涉猎广泛,思维敏捷,善于钻研,拥有着严谨自律的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从生活的角度切入并再做延伸,“牛人”的过人之处又多了一些质朴憨厚的可爱——是好学生,更是表现可借鉴、行为可参考、确有专长与过人之处、值得更多人了解和学习的“牛人”。如此看来,老师的选择一样公正、明智、值得信赖。而我们也千万不要错过这难得一见的文章和机会,要知道老师用“毒辣的眼光”和独到的判断依据而发掘出的“闪光点”和品质,对我们来说可是宝贵的指引和参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