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物质牢笼,充实精神世界

五年级 叙事 923字
2022-05-19 13:17:13

物质和精神,是人生的两个主命题。他们并不对立,但却各不相同。物质是金钱、权利、职位;精神是心灵、思想。物质的优渥有人能得,有人不能得,这是命运,也是所有精神那薄弱的立足点;精神的高尚人人可得,但是难得,因为打破物质的世界和局限,开拓充满诗意的精神世界,需要看开世界,悟透人生。

精神追求是用心眼看世界。

心眼心眼,心化为眼。只用眼睛看世界,是永远无法看到真正的世界的。也许可以说,用眼睛看世界是理性的,善恶黑白,是非明暗,全都折射在瞳孔里。你会觉得,世界的黑暗是那么可恶、邪恶、今人害怕,而光明是那么弱小,脆弱。要打破这种心理,不是让自己沦为黑暗,而是拥有一颗乐观积极、成熟的心。用心看世界,是感性的,又是完美的。因为光明会被无限放大,而黑暗会被放小,这并不是逃避现实,不是害怕黑暗,而是那种乐观的浩然之气不畏黑暗,心向光明!苏轼在被贬黄州后,不是感叹社会残酷、人生艰苦,而是在清泉寺吟词一首。“谁道人生元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即使人生艰辛,可门前流水仍能向西,何必为白发自怨自艾呢?可见,面对黑暗时,要用心眼看世界,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

精神追求是用精神悟人生。

有人对自己的人生迷茫而不解,遇到困难就如同迷路的羔羊一般不知所措,不懂得体悟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的意义不是物质上的追求,而是精神上的追求,也就是:值得。简单来说一个人有钱,他自己也觉得人生值得,那么他的人生便是值得。也许有人觉得这个人重物质,人生追求低下。可每个人都各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只要值得便是精神上的充实;有些人贫穷,但他们却能从世界中发现美,让自己精神变得富有。这是一种更高的人生追求,也不枉“值得”二字了。李白人生艰苦,却能道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何不是他乐观向上,体悟人生的真实写照呢?

精神追求是以大爱享生命。

真正诗意的世界,不仅要乐观积极看世界,深刻体悟人生,还要以一种大爱的宽博胸怀享受生活,帮助他人。如果说前两点是感受,是体会,那么这一点是行动。爱是生命不老的主题,它洗尽铅华而愈发纯真,历经沧桑而愈发美好。对自己,对他人,对生命,对世界,均可爱。爱是物质的升维,是美好的基石!正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不仅活在了美好的物质世界,还享受着充满对自然的爱的精神世界。这才是真正的大爱,真正的诗意世界!

王小波说过:“一个人光活着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的确,我们不仅要有物质世界,还应拥有精神的世界。而只有乐观面对,体悟人生,以大爱享生命,才能打破物质牢笼,充实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