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

五年级 叙事 894字
2022-05-09 19:26:37

每逢元宵佳节,望着满街琳琅满目的花灯爆竹,我总会情不自禁吟诵起崔液的古诗《上元夜》,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在元宵节那天,依照我们家乡的习俗,家家都要吃元宵,又称汤圆,寓意着来年团团圆圆,吉祥美满,在晚上还要去赏花灯,猜灯谜,今年的元宵节,妈妈别出心裁买来了包汤圆的材料。“今年的汤圆咱们自己包。”妈妈笑眯眯的告诉我们。“太棒啦!”我们欢呼起来,毕竟从小到大吃过那么多汤圆,还真没有自己动手包过呢。

说干就干,首先妈妈将适量糯米粉放进容器中分两次倒入90度的热水,然后用筷子迅速将其搅拌均匀,接着他又带上了一次性手套开始和面。妈妈为什么要用热水和面呢?我疑惑的问,因为这样做出来汤圆不开裂,不露馅儿,延展性还特别好,妈妈的回答让我大开了眼界,我也想看着妈妈面,我也想亲自上手试试。要用手掌按压面团,将面团四周向中间压,妈妈提醒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面团揉好了,下一步就是开包啦,我小心翼翼的从刚才揉好的面团上揪下了一个小球球。放在手心里轻轻揉搓着,又照着妈妈的样子在面团中间用食指插了一个小洞,用勺子添了点儿黑芝麻进去,由于我刚才丢下的面团太小了,只好又听了点面团才把口封住,包好一看,哎呦,这汤圆怎么被我包的和黑脸关公一样啊?我看看妈妈包的又白又胖,而我的又黑又瘦,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呀,那白白胖胖的汤圆挺着个大肚子,好像一个个常胜将军,我看着他说的你也只能现在神气一下了,等会儿我就把你给吃了。一旁的爸爸妈妈被我这较真劲给逗笑了。

第一个没包成功,我的希望都寄托在这第二个汤圆身上了,我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少放馅儿,多拿些面团,我聚精会神的包起了汤圆,在我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包好了一个胖小子,我越包越起劲儿,一个,两个,三个面团终于被扒完了,汤圆宝宝们都在锅里泡温泉了。煮好的汤圆又软又香,轻轻咬一口,里面的芝麻馅儿全都争先恐后的跑了出来,煮好的汤圆十分透明,真相群可爱的胖娃娃呀,一口一个大汤圆,汤圆的香味,在口中久久没有消散谁还有什么淑女形象绅士风度呢。

吃完了美味可口的汤圆,我们一家就出门赏花灯猜灯谜了。门外处处悬灯结彩,让人目不暇接,映衬着晚霞最后的点点金光,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赤而美丽,看到这样美丽的场面,心中有什么烦恼都不知不觉随风散去,孩子们手拿自制的人群中又可爱,漫步于茫茫的海中,我恨不得再长出几双眼睛吧。花灯都看不见,娇小玲珑的鸟灯,金光闪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