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在远方,被季节化为诗行,诗行在远方,被天山映成春意。感叹之余还是感叹,北方的春天去哪里了?究竟是北方得罪了春天,还是春天看不起北方?北方的春天总是那么矜持,那么吝啬,从时令的立春开始,到季节的雨水期盼,再到惊蛰的提醒,最终盼到春分时节的妖娆,左等右盼,千呼万唤,春天就是不回来!
盼望着,盼望着,分明能听到春天的脚步声,却又被天山吹过的风带走,飘呼不定,时而不靠谱,时而不着调,早上才感觉有春天的点滴气息,午后却又被风吹到远方。日出时明明都抓住了春天的影子,落日间却不见了踪迹,睡着还期盼着明日春光明媚,春意盎然,醒来却是雪落春天霜满地,全然不顾一个善良者的感受和心情。
北方的春天太不够意思,硬是让多情善感的北方人,敞开心扉,张开双臂,等到的是迟迟不到的春天。那种失望导致心情糟糕透顶,无心做任何事情,心绪不宁,看天烦,看地烦,看人更烦。不由自主的把怨恨都怪在迟迟不来的春天的身上,把气全部撒在等不来盼不到的春天身上。从心底里开始埋怨春天,甚至有些憎恨春天了。想放弃心中对春天的那份渴望和向往,任其自然而然地去任性吧。
春天啊春天,您为何如此不公平,为何如此偏袒江南,为何如此“照顾”北国?江南早就是春暖花开,春意盎然,春风得意,春和景明,春潮涌动,而北国却春寒料峭,春光乍泄,春意全无,春雪盖地,春不顾我。就因为南北差异,您剥夺了北国如期享受春天的权利,带给北国长期渴望春天的焦虑和不安。就是因为南北差异,江南早就被春天陶醉,北国还不知道春天的滋味。
又是一波天气过程,把刚刚准备回来的春天又挡了回去。降温,刮风,落雪,倒春寒,人们把刚刚放进衣橱里的保暖衣又拿了出来。上学的,上班的,出行的,都在埋怨这老天爷,都在怪罪这不争气的春天。埋怨归埋怨,怪罪归怪罪,盼望春天的梦想还是真实地存在,还是希望这春天早一点来,还是想得到春天的滋润,享受春天的快乐幸福。
晨光带着黎明悄悄地来了,大地明亮起来,阳光被远处的天山和近处的楼房截获,分明是个大晴天,预示着天气有缓和的余地,有尽快热起来的希望。天气暖和,气温回升,春天的故事就开始讲述,春天的芭蕾就开始唱响,迟了几个月的春天终于要准备粉墨登场了,“千呼万唤使出来”的清新自然,超凡脱俗,肯定会是不一样的春天,会是不一样的感觉,会是不一样的享受。
北国之春,迟来的春天。还好,只是迟了些时间,并没有真的缺席,虽有遗憾却没有彻底失望。梦还在,希望还在,春天还在,美好还在。先前的所有埋怨和烦忧都被这姗姗来迟的春天全部驱散,有了这份好心情,即便是还会有春雪带来的不适也会自我化解。
教师点评:通过对北方春日不同于南方的诸多景致、诸多差异、诸多特点的捕捉观察,“春天”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出了它更多的一面:它带着些寒意,它还有点偏心,它让人捉摸不透,还总是飘忽不定;它不只是美丽的、多姿的,还是复杂的、多变的;它好像有点调皮,甚至有些讨厌,但它也很有温度,很能带给人惊喜。因为不止一面,春天变得更加神秘,变得更加富有魅力,所以让人更加好奇,也更容易被它所吸引;因为呈现了春天的“不止一面”,文章变得独特,变得出彩,所以更能抓住我们的视线,也更能得到我们的青睐。作者对春天的描述与呈现,其实还能带给我们一些额外的启发——创作同写春天一样,不要“千人一面”,而要独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