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情

五年级 叙事 1237字
2022-03-26 13:09:46

“幼时总想着离开,长大了又总盼着回来,乡情难却。”——题记

车子在山间那条细长的水泥路上飞驰着,乡下的夜晚总是来得格外早,天已呈出暮色,又渐黑渐沉了。我坐在车内,一路颠簸,像是被人掐住了脖颈,一口气卡在喉咙,闷得实在难受。便急着摇下了车窗。

“呼——”夏日里清爽的风裹着蝉鸣将我怀抱其中,我闻见清泠的水声,如鸣佩环,竹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而来,烦躁郁闷瞬间消散。我探头看向窗外,那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车尾跑去了。我心里盼着早点归家,止不住地望,似是想从那无边的黑中看出火花来。

忽的,晃过一抹暖红色,定睛一看,才发现,是那挂在路边的灯笼,一路挂了过去。一排排小灯笼亮堂堂的,将黑夜撕开了口子,一直送到路的远方。灯笼暖融融的,心里也暖融融的,已见了灯笼,顺着路再走不久,便是家了。

心中有了念想,时间也不难熬了,我数着晃过去的红灯笼,远远地看见了银白暖黄的灯光,看着那抹灯光移动着离我越来越近,心里便欢喜不已。

“奶奶!”终于,车子停在了屋舍前,我顾不上车里满箱的行李,急急地下了车往院中走去。“奶奶!”我又唤着,还未进门,便已闻到了青椒炒肉的香,奶奶手上还拿着小白菜,听见声音便匆匆迎了出来。看见我便笑“囡囡回来了!”“我回来了!”我笑着,又进屋里去,看见了正坐在桌边剥皮蛋的爷爷。

“爷爷!”我叫道,爷爷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复又转头去看新闻联播。我已习惯爷爷如此,便也不觉奇怪。只是看他坐了一会儿,还是站起身走向门外,看着他的背影,我憋着笑,跟了上去,准备去拿行李。

一切终于安顿好,我坐上了桌,桌上的菜都冒着热气,缓缓上升,氲了眼前一片朦胧。鲜鱼汤,甜菜苔,炖腊肉……朴实的乡间小菜对于久居在外的游子总是有着莫名的吸引,鲜香绕在鼻尖,勾起胃里的馋虫。我总算吃上了垂涎已久的青椒炒肉,青椒是地里刚摘的青椒,肉是家里养的土猪肉,两者的碰撞竟是如此令人惊奇。舌尖最先传来微微的辣意,轻轻咀嚼,肉质的纹理浸满青椒的咸香,使人食欲大振。恨不能吃下十碗八碗饭来。

家里人都坐在一团,憋了一路的心里话最后都化为了家常,互相说笑着,声音甚至盖过了电视里的新闻联播。我低头吃饭,耳朵里听着他们的话。爷爷忽然唤我,让我去拿他酿的烧酒。乡下不讲究什么陈年佳酿,法国红酒。一缸女儿红,几瓶家酿烧酒就是每日桌上必备的。我拿了烧酒,晶莹的烧酒被爷爷倒进酒杯,溅起几朵酒花,这么想来,老家吃的每餐饭都浸满了酒的醇香。

因是夏天,一顿饭吃得爽快,也吃得浑身发热。饭后,我出了门,在小院里渡着步子,轻轻哼着不着调的曲儿。乡下的夜晚不似城里,乡下的夜晚很静,只有蝉在不停地鸣叫,偶尔传来几声狗吠和吆喝声,天是漆黑的,只有漫天繁星说着悄悄话,而城里就算到了深夜,外面也不时响着车子飞驰而过的声音,天空还是呈着暮色,一种灯光映照的灰红色。我享受着宁静,想起很小的时候与奶奶在月下谈笑。闭眼思索,嘴角漾起一抹笑意。

纵隔天南海北,纵离家千里万里,心里也依然觉得温暖,因为我明白,总有一盏灯为我亮,总有一个家盼我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