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有各地的风俗。我的家乡也是一样的。
春节前大人们总要为很多年货、吃食。我家乡里春节前必备一种吃食一一年糕。听爸爸说,这是一种饱含我们地方的文化传承食物呢!:相传,吴王沉湎于酒色,大将五子胥预感会出事,就在城墙之下埋着大量的糯米。就在被吴王赐刎之前。就告诉亲人:“若我死之后,城内缺粮,就在城墙下挖地三尺。,说是民不聊生。吴子胥的亲人想起他的我嘱咐,在城墙下挖出了糯米。为百姓解决了这次苦难。之后百姓为了纪念吴伍子胥,就用糯米制作了“年糕”来表达人们对伍子胥的感激。
听爸爸的话,我也想做年糕来纪念这位这位忧国忧民的大好人。
做年糕的时间了,奶奶把我们拉来一起。我们几个孩子兴高采烈。对于我们来说是充满无限好奇的。做年糕最能表现出我们一家的温馨和团结:揉糯米粉这件事就由爷爷来办,爷爷的力气大,经验丰富。之后揉好的面团交给奶奶,奶奶再把面团揉成细长而长条形状后,用切成圆片。妹妹把面片放到印年糕的拍子里,我再捏满,按平,表弟再把它用力拍下来。……各有各的工程,小小的年糕里载着我们沉甸甸的汗水与欢乐。更是我们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
做好的年糕放入蒸笼里,我们几个孩子都看守在此,看到蒸笼里冒出纯白色的轻烟,我们正打开看看,但奶奶指着一柱香,又摇了摇头。“不行!没到时间呢。”一秒钟如同一年那样漫长。
当蒸笼打开,一股浓浓的白气氤氲弥漫而出。甘甜的味道清香四溢,徘徊着整个厨房里。飘入我们的鼻子里,勾起我们的味蕾,口水不争气地流出,我们赶紧咽咽唾沫,又开始争先恐后的抢蒸笼里的第一块年糕。奶奶告诉我们:“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你们来年学习一定能提高的”
小小的年糕,却感觉那样沉甸甸的,里面载着幸福的汗水、和谐的欢乐。一块年糕,使我我们团聚在年糕,一块年糕,是我们代代风俗的代表,传承家乡的温暖和持久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