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年正值民国二十一年,九一八事变后。上海街头处处可见红条幅,上面写着“救亡图存”,又时而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似近似远,弥漫在空气中,压抑着透不过气来.两旁的店铺似一双眯着的眼睛,看不见瞳孔,只见一条细细的缝,从中透着微弱的黄光,时而明亮时而阴晦。这时,港口响起了轮船轰轰的声音,码头上是来往的人群,有的逆行,有的相拥而泣,有的默默相看。浓浓的黑烟遮盖住大片的云朵,顷刻间下起缠绵细雨,雷鸣声压过了轮渡的鸣笛声,人群瞬间散开,留下一袭背影。大多数家境宽裕的青年学生都会选择远走他乡,漂洋过海到帝国主义去学习新思想,新制度。此时,贾文生一人静静地躺在德国柏林大学的绿荫草地上,瞳孔中闪烁着书籍文档,心中暗想:“回国在即,可什么名头还没有,这可如何是好。”午后的阳光暖洋洋的散发着慵懒的气息,引得行人困意渐增。贾文生眼睛闪着,气息平稳,思绪将他拉到了另一个世纪之外。
零………
“上课了,都给我起来,别睡了,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知道么。”
王生大喊道。
贾文生揉搓着睡眼说道:“哎,高考我..我……来了。
“老师联系了一个补习班,特别有名,升学率比学校还高,老师周末会在那里辅导同学们,希望大家都能踊跃报名。”王生笑着说道。
可班里大部分的同学早都报好了补习班。
“好,我们开始上课!”
几日后,班里一半的同学都推掉了原报的补习班,都到王生的联系的补习班去。
“同学们,老师不会害你们的,咱班一半的同学都去了,以后作业老师会在补习班里讲解,这样就不浪费课堂上的时间了”
同学们有的窃窃私语,有的陷入了沉思中。
贾文生心想:“我上的补课班都好几年了,从初中就开始了,而且成绩也有明显的提高,我才不会去你那破补习班呢。”
又是几日,班里只剩下贾文生一人没有去。
“贾文生,你怎么回事,咱班42人都去了,就差你一人,你怎么个意思啊,以后作业改错怎么办啊,我可没时间给你一人讲解。“王生话音未落便离开了。
课堂上,王生总是叫贾文生附近的同学回答问题,总是有意无意的略过他。问文生问题时,王生总是不情不愿,还说着补习班的事。
最后,贾文生无奈的报了那个补习班。王生也改变了原先的态度。
时间转瞬即逝,高考如期的来了。七月的雨总是温和软弱,如姑娘的丝发一般,滑而细,而连绵,但今年的雨却不同往年,它如瀑布一般,短而急促,夹杂着震耳的声响,荡起了贾文生紧张的心。
紧张的心到了放榜那天终于停止了跳动,他没有考上大学……这时,贾文生打了个寒战,发现自己竞睡着了,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贾文生起身,走向了柏林大学的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