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记忆的深处,有那样一棵碧绿的板栗树,在微风中慢慢地摇摆着,好像在问候,又似在告别。
刚入学时,对一切总是充满好奇。在树中寻得一颗小巧的果子,在土中翻得一只修长的蚯蚓,都能让我们兴奋不已。最后,我们来到了那棵大树——翠绿的板栗树下,惊叹于他的高和粗。
下了课,我们总爱往那里跑。望望,它已经和灰白的教学楼一般高了。它张开青翠的叶子拥抱着天空,而我们则用幼小的心灵拥抱着它。在树荫下奔跑,在枝干旁浇水,在地上捡几片青碧的叶子夹在书中。那时的我们,自在而又闲适,脸上总是带着笑容。
稍大些,认识许多字了,也就喜欢在板栗树下读书了。那一个个带着拼音的方块字,随着春风,和着绿叶,淌进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到许多的乐趣。因此,两个人共赏一本书是常有的事,就算偶尔看不懂,图片也会为我们解答疑惑。在飘下的片片绿叶中,我们走进了王维的春山,走进了李白的故乡,走进了那个洒脱的文人的世界。
秋日,树上结起了带刺的果实。谁都吃过糖炒板栗,但,谁又摘过呢?那高大的树干就成了我们的目标。用手摘是不太可能的,便让那个全班力气最大的男生用石头去砸。灰色的石头一遍遍飞上碧绿的天空,也许是风,又也许是真的砸到了,真的落下了几颗板栗。轻轻地剥开,露出了那碧绿的内心。悄悄把它放好,就让它在默默地陪伴我走过这个学期吧!
校园的改建,让那个土堆与我们隔开了。我,也步入了压力渐大的五年级,不再有什么时间去干那些充满闲情逸致的事了。只能在有空时,往外望一眼。得到的,只是一片漠然。待到重新开放的那一天,我满怀欣喜地奔去,却只留下了怅然。那棵翠树,从这个世界中消失了。
以后的日子,也就淹没在试卷之中了。满眼黑白,没有一点充满生机的绿。新植下的树,用绳围起了,我们只能看而不能触,更别说说摘果子了。那抹自在的,闲适的绿色已经消失在了紧张之中,只存留在我们的记忆当中。
当绿植已经成为一种装饰,当自在已经一去不回,当我们只能在高楼大厦之间望着灰黑的街道时,不知那片绿,那份悠然,那颗板栗树还是否在我心中。
窗外的绿叶还在摇曳着,愿它们不要像那棵碧绿的板栗树一样在灰色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