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历史是焦土,那么古诗词则是鲜花,沉醉其中,好似身处一个春暖花开的春天,一句句清新雅致、绚丽飘逸的诗歌,一首首回味悠长,意境深远的词曲,让我的人生变得多样起来。
从小时起,我便开始学习诗词,一句句朗朗上口的诗词犹如宁静流淌的小溪汇入我的记忆长河。妈妈总教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让我明白应该珍惜粮食,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让我懂得了儿时
才是读书的最佳时期,因为一日之计在于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络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让我领悟了母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种”让我知道只要多读书,总会有一天能写出让人拍案叫绝的文章。从此,我踏入了诗歌的大门—那时我还是个潜懵懂懂的孩提。
后来,我开始慢慢感受诗的意境。冬日觅见一枝梅花,我想起“巴是悬显百丈冰,犹有花枝信”,似乎这梅花也更加靓艳迷人;漫步小河旁,我想起“泉眼无声情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这流水也仿佛更加轻柔涓细;登天门山对我想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好像这天门山也神秘莫测了几分。“谁家王等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让我明白了何为乡愁。一次次的联想与探完让我明白:诗的意境变化无穷,诗的内满包罗万象。而有译相伴的生活也更加有溢有味了。
长大后,我开始用心去读懂诗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济上下而求索”让我认识了积极进取,坚持不懈的屈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米,奔流到海不复时”让我体会到青莲居士的浪漫与豪放;“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供欢版”让我知晓“诗圣”的忧国优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我为李清照的刚初之坚,气势之磅礴而惊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见识到谭制同对于交法维新的坚定信念…诗人们将自己的故事和情感或直行胸成巧含妙喻,表达在诗歌的字里行间。给我带来了许多的启迪。
诵一首小诗,读两句词,享受一场精神大餐,接受心灵的洗礼,体验古人的喜怒哀乐。诗词伴我成长,并将永远陪我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