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放学回家的路上,我总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一
夕阳里,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站在自家门口,扶着门框,望着不远处在榕树下玩的正起劲的小娃娃,眼中满是温柔。袅袅的炊烟飘起,空气里都是米饭诱人的香气。她估摸着锅里的饭差不多要熟了,每当这时,她都会拉长了声调,悠悠的喊一声:“乖乖一一”
我总会在这一生长长的“乖乖”中回想起你,我亲爱的外婆。
你爱叫我“乖乖”。我小的时候,叫我长大之后你也叫。那一声“乖乖”悠长动听,千回百转。那一声“乖乖”里,藏着多少你和我的故事,你与我的回忆。
小时候,你会偷偷喊我“乖乖”。还记得那时候妈妈怕我蛀牙,总是不让我吃糖。你每次都会趁妈妈不注意,偷偷的喊我一声“乖乖”,然后迅速从兜里掏出一颗糖,飞快的塞进我嘴里。你笑眯眯地看着我,特别得意,如同恶作剧得逞的孩子一般。我记得那声“乖乖”,是融化在嘴里的大白兔奶糖的味道,甜甜的,香香的。
等我上了小学,你会耐着性子喊我“乖乖”。还记得那时候我很挑食,妈妈还曾因为这事狠狠骂过我。而你总是换着花样给我做好吃的,饭桌上也非常勤快的给我夹菜,煞有介事地跟我说你往饭菜里加了神秘的佐料,吃完可以让我拥有魔力。我记得那声“乖乖”是碗里饭菜的香气,令人垂涎欲滴,回味无穷。
等我上了初中,你会低声喊我“乖乖”。学习的压力与日俱增,压的我喘不过气来。偶尔的考试失利也让我灰心丧气。还记得那次期中考试我没考好,一个人待在房间里。你悄悄地推开我的房门,轻轻地抱住我,低声喊我“乖乖”,安慰我不要伤心,你相信我一直都是最棒的。我记得,那声乖乖是你身上所散发的令人安心的味道。
现在患上阿尔兹海默症的你,忘记了我的名字,忘记了我的样子,甚至忘记了你与我之间的故事与回忆。可你依稀还记得,我是你的“乖乖”,是你最爱的“乖乖”。没关系,我最亲爱的外婆,那些丢掉的故事和回忆,我会陪你一起找回来。不要怕,我最亲爱的外婆,这次换我来喊你“乖乖”,让我好好地照顾你,好好地爱你。
教师点评:文章的叙述亮点颇多:借留存于儿时记忆中的一个场景来引入经历的讲述,在自然而然间为文章营造出了情景感和温馨的氛围;通过运用合理的时间顺序和明确的时间标识,将往日那些与外婆共度的美好时光依序、清晰地铺陈开来;选取了第二人称的写作手法,让文字更带“我想慢慢说给你听”的温柔平和与真情流露之感;精心设计文章的结构,巧妙安排“乖乖”一词的出现,从而在紧密扣题的同时展现外婆的宠爱与关心。流畅细腻、完善得当的叙述让文章内容充实、结构完整、层次分明、主题突出,也让文章溢满真情、盛满心意,给人以深深的吸引和触动,引人感怀,更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