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墨水能引起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能让一个人受益终身。”
——题记
人生就如同一本书,能不能读懂全凭本事。在阳光明媚的中午里双手捧着一本书懒洋洋的躺在木椅上,桌边放着一杯清茶偶尔端起喝两口,再细细的品阅手中的书,想必这就是一天之中最快乐的时光。整个人沉浸在书的海洋里,嗅着清新的书香,像一条自由自在的小鱼在书的海洋中遨游、不受拘束岂不乐哉?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确实,在品阅书的过程中我们能领会许多道理,这些道理恰恰可以帮助我们阳光快乐的成长。
在我小时候吃饭时嘴巴就像漏斗一样,吃一口饭总是要漏掉几粒米,一顿晚餐下来总是把桌面地上搞得到处都是米粒。爸爸妈妈也曾苦口婆心地跟我说过:“粒粒皆辛苦,以后不能就这样总是掉米粒了。”而我总是充耳不闻,左耳进右耳出全然没把爸爸妈妈的话当做一回事。晚上睡觉前妈妈给我讲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从前有一个穷苦的农民家,但是农民家的父亲和母亲都十分勤劳,他们天天都到田里干活耕地、除草、浇水……但是他们的儿子却十分的调皮,每次吃饭总把米粒弄得到处都是,不仅十分的难收拾而且这一粒粒的米是母亲和父亲每天辛辛苦苦的劳作才换来的,儿子非但不珍惜还总是把米粒扔到地上桌子上。“妈妈,这个儿子也太不懂事了。”我愤愤道。“那你觉得这个儿子像谁呢?”妈妈笑着看向我。“我……”我顿时羞红了脸把头埋得深深地,并说道:“以后我不会这样的了,我会多加注意的。”……妈妈给我讲的这个故事出自于一本书,而恰恰是这个故事改变了我这个不好的毛病。那书何尝又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呢?
“读书也可以为我们本就枯燥的生活添上一笔色彩。”如读到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时候,我们不禁会被故事里面的情节深深吸引住,这样整个人就会沉浸在书的海洋里,就变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心只在书上啊;读到了安徒生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时候,我们不禁会为小女孩悲惨的童年而感到伤心从而产生同情;读了小学必读书籍中的《老人与海》的时候,我们不禁会被老人的强大的精神所征服:“一个人可以被打败,但是不可以从此失去信心。”……
看来读书也能在有意无意之间教会我们许多道理呢。
“品书如品人生,人生就如一本书。”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