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

五年级 叙事 862字
2021-09-30 21:26:48

“这个世间有时候寂静发出的声音是最响亮的。”

一一题记

于无声处,寄意寒星茶不察,热忱之心以荐轩辕,捧出一腔热血以沃中华;于无声处,走至繁华尽处,赤诚以对一泓源头之水,拾出文化的根与源,接下传承重任:于无声处,撕破喉咙沥血歌唱,在时节如流中流下奋斗的痕迹。于无声处,是昭明可见的爱国热忱之心,燃烧的心在胸膛中无处安放。何以体现此心?中华文化悠悠数干载,历经干年战乱却依旧薪火相传。

引以为豪,以之为傲。昂首挺胸地向世人传达根骨中的自信。何来自信?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以无数汗水浇灌,所获即自信之力。于无声处,鸣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利避”的长钟,燃起百年来第一缕硝烟,震彻往后百年岁月光阴,埋下一颗血荐轩辕的火种;于无声处,唱响“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的哀歌,生作人杰,死为鬼雄,虽体解然心意未变,一心向家国天下,乐见百姓康乐;于无声处,目眺远方,见浩荡江水去,留“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长愿,无论身处何种高度,总有对家国的无限爱意,对这片土地的无比热爱。

于无声处,听见远古悠悠而来“江山代有才人出,独领风骚数百年”的感慨,领略一朝一代的文人墨客对文化的自信。民族立于世界之林,文化是基石,更是我们对家国热爱的体现。这些润物无声般的自信之力渲染了一代又一代的民族人,鼓舞我们走过昨日的风雨兼程,踏向明日的辉煌光景。

于无声处,默默奋斗,让精神从琐碎的生活中得到升华,为明日手中之得失而奋斗,不因今日之倦堕而后悔:为明日欣欣然之家国而奋斗,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心”的呐喊,家国天下,是每个人心中一方净土,是无数人在疲敞之时蜷缩的角落,而这方净土,需要每个人的付出与努力。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藉先生时刻在奋斗着,为守护四海升平倾其所有,只愿将胸膛中那颗灼亮的心燃烧照亮整片华夏大地。今日之中国如扶桑之日初升,无声中无数变迁悄然而生。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爱国的种子在每个国人的心中驻根深种,无声无言:“求木之远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拾起岔路口的文化初心,找出自信的泉源,在光阴岁月里中不忘初心。江山留胜迹,吾辈当登临,今日之奋斗是青年人为传承而奋斗,为“少年强则国强”的寄托与企盼而奋斗。

于无声处,发出天地间最为嘹亮的呐喊,为这片热血而成的土地,为这条奔流不息的文化大江,为永不凋谢的奋斗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