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中的海棠

五年级 叙事 658字
2021-08-05 18:13:25

赤鼻矶上。一尊饱经沧桑的汉白玉雕像。秋风中独立不倚的秋海棠。——题记

雕像威武高耸,襟袍临风,拂袖挪步眉宇间洋溢着率性与豁达。海棠临风傲立,秋风里,摇曳出不屈的乐观和超拔。他可是在人生风雨中吟啸徐行的苏东坡?

九百多年前的今天,苏先生刚刚出狱就接到了出任“不得签书公事”的黄州团练副使这样一个闲职的诏令,于是挺着疲惫的身躯,拖着沉重的双腿,带着身心的憔悴,轻车简从,一路向黄州进发。

命运真是弄人啊!

面对这场命运的急风骤雨,苏轼的内心承受了多么大的压力啊。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心里尽管有失望,有牢骚,有悲愤,却没有那种悲悲切切、顾影自怜的落魄,从他深邃的眼眸里,我们解读出的是“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黄州,苏轼辗转漂泊一生的一个转折点,“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的落难日子终究还是让这个失意的文人难以忘怀。

然而,这一次的漂泊恰恰成就了黄州的美名,黄州因被贬的苏轼而名噪于世同样,苏轼也因黄州而享誉后人。

落难于黄州的苏轼“孤舟出没烟波里”身临赤鼻矶,面对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也曾被满腔的不公、不平掀起巨大的感情波澜。他畅游江上,遥想当年三国周郎,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英雄豪杰而今安在?“苏子愀然”把酒临风,扣舷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因时伤事,口吐珠玑,一吟成杰作,一吐成绝

正是因为苏先生有着达观的生活态度,所以他才能冷眼旁观世事浮沉,守护着心灵的一方净土;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才能寄心于明月、清风,宁静而致远。于是,赤壁下的豪言回荡在天地间,赤鼻矶也沉淀出中华历史文化的乐观与豁达。

秋风飒飒花香阵阵。那历经风雨而愈加挺拔的秋海棠泛着袅袅的崇光,散着幽幽的花香。秋风里那独立不倚临风不折的秋海棠似乎在向人们传达着一曲遥远而又悠长的乐观旷达谱成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