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听花开

五年级 叙事 1167字
2021-07-24 00:40:33

庚子鼠年,神州大地不见新春盛景,但闻战鼓声声。而在冬夜的黑暗里,却有一群人身披星光,奔赴战疫前线,让中国在负重下砥砺前行,宛如破茧之蝶,迎来崭新璀璨、繁花似锦的未来。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而这些人,正是鲁迅先生所谓之“中国的脊梁”。

夜空越是漆黑,星河便越是灿烂。而在这紧张悲痛的时期里,无数人民英雄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便也更加令人动容,直至灵魂深处。“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他们以身扛起了山河,为还九州大地一个春暖花开,国泰民安。

“27号,醒醒!我是汶川人,我是来报恩的!27号,醒醒!”病房中曾传来这样一句震撼人心的话语。四川第四医院护士佘沙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十二年前她的家乡遭受了重创,而“27号床”便是当年搜救队的一员。他曾在断壁残垣中救下她,在漫天的风沙中留下了怀里这个脆弱又坚韧的小生命。12年后,当又一场灾难袭来时,轮到了佘沙挺身而出,报了这一场救命之恩,如同一句迟来的珍重道谢。

当年的断壁残垣早已重建新楼,当年的幸存者如今也披上白大褂,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漫长艰难的征途,学着前辈的样子,成为一往无前的英雄。

与此同时,还有无数工人日夜不休地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爱心送餐人员穿过车流到达医院,基金会满负荷运转为疫情防控添砖加瓦,年轻人带着笑勇敢地站上手术台,老院士无惧生死担起责任冲锋陷阵…有人为此牺牲,有人继续抗争,流血,流泪,流汗,流的是血脉里永不言弃的中国精神!他们的样子,是提灯天使的样子,是盖世英雄的样子,更是中国的样子。恐惧,悲伤,慌乱,自责,无助……他们可能在夜以继日的施工里累得挪不动步,可能在手术台旁象征死亡的长音里痛苦绝望,可能在亲朋好友的关切担忧里红了眼眶,可他们依然担起了身上的责任,带着满腔热血的赤子之心,在逆境中呐喊,在痛楚时高歌,在寒冷的冬夜燃起燎原烈火。“鸿志薄云无愧作,百年饮冰血不凉”,他们是“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在无声的暗夜里点亮希望之声响。

约翰·肖尔斯说:“没有不可治愈的伤痛,没有不能结束的沉沦。”在他们的坚持守护下,神州大地终于渐渐复苏,黎明的曙光已悄然亮在了地平线。前不久,疫情之下,一对感染了新冠肺炎的夫妻生下了一个叫“小石榴”的宝宝,那一声新生儿的啼哭像是今年的第一抹亮丽春色,像是天地间最动人的音符,穿破了久久不散的阴霾和寂静。经过为期14天的隔离观察,“小石榴”在父母和网友们的密切关注下健康成长。

江城的樱花已再度绽放,网上晒出了武汉大学落英缤纷的景色,许多武汉市民邀我们共赏;早餐店里又充斥了嘈杂的人声,带着南方口音的话语一如往常地要了一份热干面;援鄂医疗队的成员纷纷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嬉笑声补上了除夕夜的空白;冰雪消融,埋着英魂之骨的墓碑上摆满了今春灿烂的鲜花…

罗曼罗兰说:“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蝴蝶在坚持和挣扎后冲破了蚕蛹,惊拖了繁花。扇动翅膀的声响,如同华美的乐章。

我听见战士们心灵的声音,他们唱着希望的歌;我听见新生命的声音,啼哭比笑声还令人欣喜;我听见市井里生活的声音,喧哗热闹,是温暖的人间…

我听见,花开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