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今晚又是一个灯火阑珊的深夜,又是一个奋笔疾书的夜晚。盛夏的夜,从未拥有过如此沁人的凉风,也从未拥有过如此沁人的空气。月光如水一般,静静地洒在书桌前的我。
桌上已是一片混乱,堆积如山的草稿纸,将近十本的数学测试,因数学成绩不好,我不得不多做一些题。我挠着头,望着永远解不开算不完的数学题,感到愈来愈烦。
“桃儿,歇一会吧,外婆下午给你买了豆腐,在冰箱里冻冰冰凉凉呢,小时候你可最爱吃这个。”
转过头一看,外婆正拿着一碗豆腐,颤颤巍巍的,令人看了心疼。“外婆,这都几点了,您还不睡觉,您身体又不好。”我忍不住埋怨道。
“桃儿,快吃吧,吃完好休息。不要太累了。”外婆摸着我的脸,轻声说。因题解不开,又加上叛逆期,我的火一下子就上来了。我对外婆的动作感到厌烦,一把推开她的手,把豆腐和碗摔得粉碎。
外婆一声不吭,把摔得粉碎的碗和豆腐收拾掉,就离开我的房间了。
忽然,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回想到小时候,我经常吵着外婆,让外婆带我去买豆腐吃,小时候的我是个“豆腐迷”,一天不吃豆腐就难受,所以我的童年几乎都是在外婆的背上度过的:小时候外婆经常背着我,笑着说“带我们桃儿去买豆腐吃咯。”,而现在,我却忽略了外婆,忽略了她那爱我的心。
回想起来,悔恨的泪水模糊了双眼,我为我的行为感到后悔,我停下做数学题的步伐,擦了擦泪水,走出房间,外婆正坐在沙发上看我小时候的照片,一瞬间的委屈爆发,我大哭着,扑到外婆的怀里,边哭边说:“外婆,我错了,对不起。”外婆抱住我,轻轻拍着我,说:“外婆不怪你,外婆不怪你,我们桃儿改过来就行。桃儿都读初中了,不可以哭了哦,哭了就不乖。好好好,不哭了,来吃豆腐了。”
外婆拿着一碗新的豆腐,用勺子轻轻舀起一块豆腐,送到了我的嘴里。
那碗豆腐啊,甜到了我心头里,在那个夜晚,我独自长大,懂得了外婆的爱,懂得了珍惜。
教师点评:盛放着豆腐的碗里,还盛满了外婆对儿孙深切的爱意。作者捕捉生活片段,将一幕动人的情景展现在我们眼前,以“以小见大”的方式,让我们领悟生活点滴之中所蕴藏着的亲人的关怀与爱;作者取材于自己的生活,将内心活动细致刻画,又将过往回忆穿插叙述之中,以“亲身之感”的凸显,让文章更具代入感和感染力——这个“我”不正是一个个“我们”的写照吗?因为知道会得到谅解和包容,所以总是将负面情绪释放给最亲近的人,这似曾相识的场景经由他人的讲述而呈现,反倒多了几分“旁观者清”的触目与了然,而这其中所引发的共鸣,也更深重了文章的意义,文章令我们感动,亦令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