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一碗烟火过年

五年级 叙事 668字
2021-03-23 13:09:01

新年如约而至,思绪自由地飘至那充满烟火气息的远方。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把一切“晦气”扫出家门。紧接着“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在这里,我要特别提及面粉,它在整个春节里可是最有创造潜质的。将面粉加入雪白的动物油,和好后,擀成薄片,切割成各种形状,不一会儿,桌子上铺满了“花”。面粉中加入鸡蛋、淀粉,或放入大枣、花生,或放入肉段、平菇,在油锅中瞬间就可以炸得酥脆。发面,也是很有学问的。过去没有发酵粉,需要用面引子发面。将一块面放在碗柜中,经过几天就自然发酵了。

腊月二十八这一天把面发出来了,二十九就开始蒸枣花馒头。蒸枣花馒头的过程是十分有趣的,馒头的大小要适中,形状要有层次,寓意“节节高,早早发”。锅盖要用湿布封严,烧火的节奏要适中,蒸好的馒头不能“塌陷”,也不要“开花”。否则,会视为不吉利,但也绝对不能说出口。当年母亲那千叮咛万嘱咐的神秘感,一直都是我孩童时最难忘的记忆。

一切就绪,所有的铺垫,只为除夕高调入场。而这一天,从早到晚,我们会在吃吃喝喝中度过。除夕夜我们都要守岁,意在迎接新年到来。

家中祭祖仪式完毕后才开饭,桌上一般有鸡、鱼、肉、豆腐、韭菜、生菜、芹菜等,都是寓意吉祥的菜品。除夕夜的饺子馅是有讲究的,必须是萝卜馅的,寓意“摞财”。看啊,这一盘盘、一碗碗烟火味浓郁的佳肴,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说到这里,我发现过年活动基本离不开“烟火”,这烟火浓烈的景象,俨然成了全家人期望兴旺发达的最好诠释。

如今,过年的形式已经多种多样,但传统春节的烟火气息依然是最绵长久远的。

教师点评:文章的题目很有意思,“盛一碗”的意境朴实无华,而“烟火”却是充斥着诗情画意,两相矛盾而又相辅相成,十分巧妙。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过年那段时间家里的一些准备,在描写的时候引用了很多俗语,而后面的很多内容也正是随着这些俗语而展开,比如说“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这一句,就是第二段、第三段描写的依据,如此层层递进,可见小作者善于构思。在描写的时候小作者多用动作描写,生动而形象,使读者读过之后也能想象出和面的场景、蒸馒头的场景、吃年夜饭的场景,这一个个场景无疑是充满了“烟火气”的,这与文章想要传递的观点不谋而合,非常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