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童记忆

五年级 叙事 883字
2020-10-04 20:20:09

天色是鸭蛋青,斜斜地飘着雨。我撑着伞,独自漫步在那斑驳的雨巷,抚摸每一块陪伴我成长的砖瓦,触到了丝凉细雨、篱墙青苔,心头却仍是杨风抚暖。

在那老巷,我还能看见缥缈雨幕中外婆佝偻的背影,挂着她的木拐杖,静默地抬足向前;暖阳普照下外婆轻抚小巷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外婆家在一条陈旧的巷子里。我的童稚记忆都留在了那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青瓦上。风摇曳了砖瓦间进出的嫩绿,细雨点洒在花前。外婆家溢满了砖墙的岁月气息、新雨的清新馥郁,还有刚出锅的麻花的香甜。

外婆喜欢在这样落下濛濛雨丝却清爽宜人天气带我出去散步。我撑着伞,外婆佝偻的身躯站在我身侧。虽说外婆驼背,但也要比那时的我高出一个头,我不得不双手撑起那柄伞。细密的雨丝飘落在外婆左肩,驻足在她的牡丹花纹棉衣上,映着晶亮的天光。我稍稍将伞向外婆那一侧倾斜,不让雨点染了她肩头开得正灿的牡丹。外婆眉眼带着笑,挽上我的手臂,与我贴得更近了些。我们俩在这柄伞的庇护下,踏出了一大一小两道脚印。那口老井卧在雨巷,泪清流,碧草芬芳,倒映祖孙俩相互倚靠的身影。

在雨天,若是能踩上几个水洼便是孩童简单的快乐。我蹬过一个小水洼,看它溅起的朵朵水花,又漾出圈圈涟漪。我乐此不疲地激起地上一朵又一朵的水花,每走一步,都有一朵花灿烂绽放,转瞬即逝。

每次去外婆家吃饭,远远就能望见外婆站在老巷尽头。微破的右足无法支撑外婆站得太久,她只得倚靠砖墙斜斜地站着,不时有微风挑起她花白的发丝。两年前去外婆家,看到的也是这样一番景象。不过外婆却是紧蹙双眉,面颊上的皱纹都爬成了一团。她的手紧紧攥着衣角与拐杖。

饭后外婆面色微凝,告诉我们老巷快要被拆了,改成新街。我闻言滞了一下。看着这历经百年风霜的老巷,再瞧瞧外婆脸上溢满了沧桑的岁月划痕。老巷陪着外婆走过了快一辈子,小辈们的童真半数留在了老巷的绿瓦青墙上。我站在屋内望着写满青苔的墙,不由觉得屋内太闷了,心中有些堵。

安立相机,我们都站在巷口,留下和老巷的记忆。外婆坐在最中央,双手依然紧紧攥着拐杖,只有在按下快门后,她偏头伸袖,抚了抚脸颊。快门按下不过一瞬间,承载的却是一辈人的回忆。我又想起了那几年的雨季,我与外婆倚靠着踏过一遍又一遍老巷的石板路。

叶落无声,凉风习习。日薄西山,但我的心中却不会有黄昏,老巷和外婆都在我的心中,就像初春的清晨。在斑驳陆离的老巷,外婆永远都是嘉月和煦、碧海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