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

五年级 叙事 824字
2020-07-11 15:48:57

2004年12月26日,一个小女孩在麦拷海滩边玩耍,突然发现海水在冒着一些汽泡,浪潮也随之下退。她记得老师说过,这是海啸来临前的征兆。她迅速将这一信息传达给了妈妈。妈妈相信女儿,召集了麦拷饭店的工作人员,将海滩上的一百多名游客撤离到安全地带……十几分钟后,浪潮夹着愤怒扑向海滩,一百多名游客的性命因为一个小女孩而得救,她叫蒂莉·史密斯。

同样是一个小女孩,她来自中国,在一次游览了綦江彩虹桥后,她写下了这样的日记:当我来到桥墩时,发现那儿全是裂痕,一些车辆飞驰而过时,整个桥都在摇晃,我感觉它马上就要倒塌似的。当这位小女孩的妈妈看到这篇日记后,训斥道:“你怎么能这样写?这座桥可是我们全市人的骄傲啊!”但几个月后,彩虹桥整体垮塌,40多人因此遇难……

都是来自孩子们的言语,但她们的妈妈对此的认知却截然相反。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深思。面对同一种事物,智者能从中得到启示,而愚者只是付之一笑。但从结果上来看,孩子们的眼睛是真的,然而我们会发现吗?

苏格拉底在一次泛舟时不幸落水,而他的学生们都不在身边,这时一个渔夫撑舟而来,面对眼前的落水者,他只是用眼角瞟了一眼,之后便去了。苏格拉底最后还是挣扎着,等到他的学生来救起了他。同样是一天下午,同样在河中央,一个落水者的呼救声吸引了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他们费尽全力将落水者救上岸,苏格拉底一眼便认出这个人就是当日的渔夫。“早知道是他,我们就不救了。”一个学生说。“不救他人,正是他与我们的区别所在。”苏格拉底一边帮他换衣服,一边回答道。

同样是救人,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的看法却不同,学生的说法出自于仇恨,而苏格拉底的看法却出于道义。但我们发现,在人类史的长河中,苏格拉底成为生辉的明珠,却不是那个学生。

记得比尔·盖茨说过一句话:“电视不是真实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实际上都得离开咖啡屋去干自己的工作。”同样是生活,我们总幻想着会发生像言情小说里那样惊心动魄的美妙故事,但这是不切实际的。比尔发现了这个道理,用勤劳的双手打拼出令人望其项背的成就,但沉迷于美好生活的凡人终究是凡人。当自己感受着别人的优秀,也有醍醐灌顶之感,我们要让生活触类旁通,去寻觅那真切上的看法。当我们来到天边,自然要去拨开迷雾,去迎接那灿烂、光辉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