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们都是泪人儿,一碰就会哭鼻子,男孩快躲开,小心大河开了堤。"我相信咱们院里的男孩都记得男孩羞我们的这首打油诗。为了这个我们几次和男孩们争的。你死我活",可是到最后总有女孩被气哭,真是不攻自破。
不瞒你们说,我小时候就爱哭鼻子,气得爷爷直唠叨:"现在呀,男孩先学会打,女孩先学会哭。"
可不是?灯不亮了,我哭;要东西不给,我哭;打针吃药,我哭;小鸟不吃食了,我还哭。而且妈妈越哄我越哭,直至听到爷爷要打屁股,才不哭。
自从上了学,我慢慢改了爱哭的习惯,记得有一次打针,我忍着痛没哭,得到表扬。我高兴的真想跳进男生的队伍。
后来听老师讲了得过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与死神抗争的张海迪和还没满16岁的刘胡兰的事迹。我想:"她们不能天天都哭。"
其实哭鼻子也不起作用,如果你碰上老虎,再怎么哭,老虎也会咬你;如果在战场上跟敌人作战,你就是哭三天三夜,最后还得刺刀见红。总之当你遇到了困难时,再怎么掉"金豆子"也白搭。
说心里话,我有时哭,是挤出来的,并不悲伤,只是把哭把秘密武器争取同情和援助,有时也用来吓吓父母。
有句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当今社会,男女一样,为什么"女儿有泪就轻弹"呢?
我是女孩子,就是不哭鼻子,叫男孩瞧瞧我的厉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