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稀疏的眉毛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地睁着,全神贯注地盯着那双粗糙的手中的原木,静静地坐在工作台前雕琢着,脚下全是木屑—这场景是我成长过程中最常见到的而伏案雕刻的这个人就是我的爷爷。
爷爷喜欢木工雕刻,还辟出了一个专门的工作室,闲来无事的时候,他就在里面埋头雕刻。我这个忠实的小跟班自然跟在一旁,看着一根根质朴的原木在他的手中改头换面。
精密繁复的图纸静立在画架上,他一手自然地握住刻刀,一手扶着原木,刀尖转动,一笔一划,在原木上跳着美妙的舞蹈,木屑片片飞扬起来,木头上逐渐显现图案的轮廓。这时候的他不同于往日的豪迈与潇洒,是那么的认真、专注,仿佛刻刀下是整个世界,容不得一丝马虎和儿戏。他的这种沉稳、专注的品质深深地影响着我,每当我被难题困扰心烦意乱时,每当我想偷懒,敷衍地完成作业时,他雕刻的场景就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无声地警醒我,让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认真、专注地学习。
爷爷的雕刻作品中,以花卉作品居多,如高洁的白莲、娇艳的牡丹、圣洁的白梅等,也有一些刻字作品,摆在我书桌上的那副“静”字雕画就是他的得意之作。记得我上初一时,突然增多的课业和课量让我的生活变得非常繁忙,每天面对各科题目的轰炸,我的脾气日渐暴躁,就像一个火药桶,一点就炸,这些他都看在眼里。突然有一天,他给了我这副刻着“静”字的雕画,嘱咐我放在书桌上,多看看它。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自那以后,每当我被学习折磨得快要崩溃时,看一眼桌角的那个“静”字,烦躁的心就慢慢静下来了,思路也逐渐打开了,学习好像也不是那么难了。
他常与原木作伴,而我常依偎着他。在木香萦绕的岁月里,在他的熏陶下,我日渐沉稳、专注,再也不是曾经那个毛躁的小人儿了。
幽幽木香,伴我一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