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早晨九点钟的样子,蓝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温暖的阳光洒在我家门前的街道上。
远处,工人们又在修路。工人们辛勤工作的背影,勾起了我的记忆,让我不禁想起一个人来。
陈伯曾是我们这条街道的一个住户,他六十多岁,个子不高,有点驼背,总穿着粗布做的衣服,脚上总趿着一双破旧的棕色塑料拖鞋。
但在我眼里,他是个了不起的人这得从我家门前的路说起。这条路是十多年前修的,十多年来,这条路饱受货车、汽车、摩托车的“压迫”,路面早已“破败不堪”,左车道多了个坑,右车道陷了个洞。车辆在上面行驶就像在路上玩蹦床似的,车身一上一下,看着十分滑稽。也有很多人抱怨这段路太颠簸,但没有一个人有修路的念头,除了陈伯。他好像每天都有很多时间,可我看他一刻也没闲下来。他每天都跟王大爷借板车,去外面兜了一圈后,就载了一车水泥和沙土回来。他把材料卸在路旁,然后满头大汗地回家去拿铁锹,开始他的修路工作。与其说他在修路,倒不如说他在和着水泥填坑。我站在一旁,注意到他那双大大的、粗糙的手。那双手满是皱纹,指甲缝里净是黑色的泥,那是双永远也洗不干净的手啊!我抬起头,看到了他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忍不住问了一句:“陈伯,你不累吗?你流了很多汗呢!”“不累不累,这活儿轻松,我不累。”说罢,他朝我笑了笑。
两年前的某一天,我就看不到陈伯的身影了谁也不知道他去哪里了。但是,陈伯在街道上场坑的身影留在了大家的心中。每当大雨过后,面又多了几个坑时,大家总会不自觉地说一句:“要是陈伯在就好了。”大概,大家早已习惯街上有这样一个身影了吧。
微风拂过脸颊,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叫着,工地上的机器还在响着。当我昂起头想往前走时,远方好像出现了一个人——在我记忆深处的那个老实、热心的修路人。我朝那个方向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