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骨,是岳飞词中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气干云,是文天祥诗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贞不屈,是张九龄诗中“草木有本心,何须美人折”的清高孤傲……中国男子的风骨令人钦佩,而女子的风骨更是令人震撼。
寒冷的冬天,鹅毛大雪飘落。昭君身穿一袭红衣,回望汉宫。昭君,你可曾后悔没有买通画师?昭君浅笑,不,那是我的坚持,我的风骨,我不需要虚假的画像为我增光,我本就是明珠。拜别时,我看见汉帝眼中的惊愕与惊艳,而昭君只是淡淡的。
转身,只留一抹红色,一把琵琶。马车缓缓前进,到故园的最后一座山。我要下去梳妆,昭君忽然说。下马车,昭君举出铜镜,照向故乡。那一刻,昭君表情仍然淡漠,眼角却已经湿润。昭君,伤心就哭吧,为什么要忍着呢?不,你不懂,我是来和亲的公主,我代表的是大汉的女子,更是大汉。我大汉,不缺乏坚毅的女子,更不缺傲世的风骨。
摔碎了手中的铜镜,义无反顾的继续上路,眼中再无故乡。把我的琵琶给我吧,我再弹一曲,再听一听故乡的音律。从此故乡只存于心中。为什么偏要和亲呢?这难道是唯一的办法吗?不,这不是,但这是最好的办法。我愿用我一人,换国家的和平,换百姓的平安。我虽是一名女子,我不会武功,但却愿用我单薄的身子守护大汉,创出我的价值。
冬天,北风呼啸,像是女子的哭泣,和亲的路上,天好像更冷了。马车仍然前进着,在广袤的草原上,显得格外渺小,可那其中,有着一个女子的信念和风骨。
从此,再无汉宫中的美丽女子,再无王嫱,再无昭君,只有宁胡阏氏。
一个女子,在古代无法上阵杀敌,但却用自己的单薄甚至瘦弱的身躯,换来了近百年的和平。她不曾哀,不曾怨,唯一令人叹惋的是那一曲琵琶。这就是昭君的风骨,更是一个女子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