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呼啸,传递着无限的乡愁;大雪纷飞,舞动着无尽的思念。日历的薄纸一张张撕去,只剩下寥寥几张。在这个银色的世界中,一座小小的木屋安详地坐落在寂静的半山腰,等待着那位游子的归来。
半个月之前,父亲拿着大半年的积蓄,买来了新型的煤炉和一堆煤球。煤炉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能够并排烧上四个蜂窝煤,火力大得惊人。有了这个宝贝,再冷的天气,保暖也不成问题。父亲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让在城里上学,一年未归的儿子能够回家过上一个温暖的春节。
煤炉点上了。不一会儿,屋里就充盈着温暖的气息。望着这冒着火苗的炉子,父亲一脸欣慰的笑容:“这东西就是好。等那小子回来了之后,就搁到他卧室里去吧。”
可是,几天过去了,依旧不见儿子的踪影。而院子里的煤球,也只剩下了寥寥几个。望着日历上的那个鲜艳的27,父亲果断地下了决定:“把火掐掉,等儿子来了之后再点上。”
终于,父亲等来了儿子的电话:“爸,路上比较挤,您不用担心,我三十就能到家。”“好的,你不用急,慢慢走。路上小心点儿。”挂掉电话,父亲从储物间搬出了那台破旧的收音机,打开了他常听的天气预报。听着听着,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然后关掉收音机,架起一架竹梯,然后抄起一把铲子,爬上了屋顶。
雪花依旧摆弄着轻盈的身段。漫山遍野,一片朦朦胧胧的仙境般的景象。在这茫茫的天地之间,一个苍老的身影出现在小屋的顶部,一下一下的将积雪铲起,又倒到地下。重复了几十次之后,父亲下到地上,将雪移到院中的露天,又扫出一条路来,这才回到屋中。他擦了一把头上的汗,满意地说:“这下可好,等儿子来了之后,开炉子就能保住温度不散热了。”母亲看了看,说道:“这好是好,但是雪一下,过了两天你不就白扫了吗?”父亲笑着说道:“这你不用担心。我刚听天气预报了,未来三天,晴。”
接下来的几天里,父亲和母亲就开始布置家里的东西,同时把儿子的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三天一转眼过去了。除夕的那天晚上,踏着鞭炮的声响,儿子背着布包,踏进了家门。此时,屋子里的煤炉正在闪着耀眼的火光,释放出一阵阵暖流,为小小的屋子增添了不少的温馨。一家三口围坐在桌前,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亲热地互相交谈,直到很晚。
堂屋的大钟敲了十下。儿子走出房门去上厕所,然后准备睡觉。当他走过小院,看见地上一堆厚厚的积雪,又望见一尘不染的屋顶,他愣了一下,又突然明白了什么,急忙走进父母的卧室:“爸,咱们的屋顶怎么这么干净?”父亲呆了一下,又瞬间反应过来:“哦,可多亏了这个煤炉!这么大的功率,咱家屋顶的积雪连留都留不住呢!”儿子点点头,走出了父母的房间。临睡前,他执意将炉子搬到了父母的床前。这一夜,父亲睡得很香,还发出了轻轻的鼾声。
夜深了,儿子屋中的灯还在亮着。儿子坐在床前,用一支钢笔,在笔记本上留下了一行隽秀的字迹:亲情,如那一抹冬天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