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是春节的前夜,也叫大年三十。传说,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年末就出来害人。后来 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在大年三十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贴上红春联,燃放爆竹,以求新一年的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大年三十便称为除夕了。
除夕是人们吃、喝、乐的日子。南方人打年糕,北方人吃饺子,年糕音似“年高”,饺子形似元宝,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到了晚上,全家人一定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这样才有团圆过节的味道。吃年夜饭时,大家都约定好了,饭桌上的鱼是不会动的,因为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着来年的财富和幸运。
吃完饭后,大家赶忙趴在电视机前,等待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到来。刚开始了不久,小孩子们就耐不住了,迫不及待地穿上厚衣裳,拉着爸爸出去放烟花,大人们拗不过他,只好同意。一听允许了,就蹦蹦跳跳地跑出家门,孩子们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外面可真热闹啊!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就像炸爆米花一样接连不断,震耳欲聋。走到广场上,爸爸把烟花拿出来,一点燃引线,“嗖”地一声,烟花腾空而起,“砰”,“啪”,“哗”,就如同五彩缤纷的花一样绽放开来。空中的焰火不断变换着,有的像流星雨,有的像绣球,还有的像一个个小灯笼……每个人眼中都映现出一幅属于自己的多姿多彩的图画。穿过大街小巷,走过高楼大厦,灯光、火光把漆黑的夜晚照得犹如白昼,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在大人的催促下,孩子们恋恋不舍地回到家里,等着电视里晚会的最后倒计时。伴随着现场观众和主持人一齐喊出“3,2,1”时,窗外又发出了阵阵礼花声,屏幕里舞蹈演员们跳着喜庆的舞步,歌手们唱着欢乐的曲子,不禁让我心头一热……
除夕的夜晚,明亮,温暖,幸福,快乐,我爱这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