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红,露水重,夕阳下,秋菊花。”我因生于秋而喜秋。
田野间点缀着几棵树,树上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叶子,与远处天边的云相映衬,很是好看。仿佛有一位画家拿着画笔,绘出了多彩的秋天。伴着“淅淅沥沥”的歌声,秋雨莅临人间。与春雨的暖不同,秋雨是清凉的;与夏雨的燥不同,秋雨是安静的;秋雨更不同于冬雨,它是绵软的,有着我所喜爱的清纯。
好多好多水滴争先恐后,钻出闷得透不过气的云层,释放了整个儿的身体,在空中极速下坠,扑向向往已久的人间。它们一个两个被拍碎,百个千个汇聚而成,一条条涓涓细流便从不知何处冒出头来,绵延了身子,向着远方蜿蜒。
向窗外看去,一滴滴澄澈的雨滴从天而降,冲刷着树叶,洗净了天空。雨后,天空仿佛更蓝了,树叶上存留着晶莹剔透的雨滴,一阵风吹过,水珠们纷纷落下,好像又一场秋雨降临,让路人不禁为之赞叹:“好一幅秋雨图!”“一场秋雨一场寒”,果然如此,一场场秋雨送走了夏日的炎热,带来了久违的清凉。从林荫大道间走过,微风轻拂,不时有几片半青半黄的秋叶从树上飘落,像小船儿在大海上随风漂泊,似蝴蝶儿在秋风里翩翩起舞。那一片片树叶从天而降,在空中飞舞,而它终会飘落到自己的母亲——大树身边。
秋的到来没有很明显的标志,冬的结束有嫩草,春的来临有小花,夏的降临有牡丹花的盛开。而秋不是一下子改变了夏的朝代,她接管了“夏”朝,慢慢的,悄悄地在发生改变。起初秋来时,树叶是夏天的颜色,阳光是炽热的,风中含有滚滚热浪,夏的风曾吹绿了整个天地。秋像是在熬药,她以自己的生命为燃料,以夏天的颜色做药引,以天地为炉,熬秋的色彩,熬秋的欢歌……
她也悄无声息的改变了风,秋的风失去了曾经的那阵狂热,多了几分清凉和孤寂,她像是在唱悲歌,歌声感染了一切,一切也因她的歌而成熟,麦穗低下了他那桀骜不驯的头,对着秋行礼;她也像是在唱欢歌,嗓音笼罩了天地,天地间的果实丰收,农民的脸上挂着几抹微笑,那种笑容直击心灵,让人感受秋的震撼。
几片刚刚泛黄的枫叶,不等时机成熟,飘飘然随风而舞,哗啦啦地落下,被人踩上去,发出一片埋怨的诉苦声。风渐渐大了,卷起枯叶零碎的残躯,在空中划过一道,一道的圆圈。风缠着落叶跳起轻快的华尔兹,挽着夕阳的臂膀,风“咯咯”地笑着,穿梭过一片又一片枫林,冰凉的指尖划过林荫树顶,痒得群木嗤嗤地骚动不安。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播下的麦种悄悄拔尖,已披上那黄金战甲,微风一吹它们不再像“年轻”时那样轻狂,不再去迎面挑战,它们学会了忍耐,弯下了腰让风吹过,像古人韩信—能屈能伸。山上有果树,树上有可口的果实;地里有小麦,麦上有饱满的麦粒;田间有欢歌,歌中有收获和快乐。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几抹迷人的微笑。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薄男在晶莹的露珠上闪闪发光时;当第一支大雁大队鸣叫着向南飞方飞去时,我已睁开双眼,秋水已不再再温暖,推开门,让金色的阳光照在脸上,我已陶醉在这似梦似做幻的金色国度中无法自拔了。
正午,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耀。秋,勤劳者的节日,那鼓鼓的麦子低着他那沉甸甸的头也丝毫不向人们炫耀他的丰功伟业,为谦逊是她的品格,也是伟大劳动者的品格。
黄昏,当一片片枯贵的枯书树叶落入我的掌心,我似乎能听见他的诉说,诉说着:“少年不知愁滋味,从不曾拾起过岁月的碎片,追逐过阳光的背影,也不曾拾起过一片枯叶,读出一季繁华后残存的惆怅。夕阳过半,太奋雁归去,寒意已浓。单薄的衣物无抵挡不住寒枫凌烈的攻击,夕阳渐渐退去……
深夜,秋是寂寞的,既没有放起南风花香飘四周,也没有知了不知痕倦的深夜详谈,有的只是窗外点点星辰相伴。但又是美好的,我们在月在下相聚,在夜里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人生赞叹。
秋之夜,秋之思,秋的美,秋的情,秋的意,秋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你会在秋风中读到喜悦,在秋的中读懂奉献;在秋叶里中品味人生”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教师点评:因生于秋而喜秋,又因喜秋而能用文字展现秋,所以我们读到了这篇《秋韵》,感受到了秋之思,秋之美,秋之情,秋之意,有景有情,有画面有思绪,小作者的用心可见一斑!文章内容非常丰富,写到了诸多意象,包括秋夜、秋雨、秋风……广泛的场景选取能让人对“秋”有更多的了解,但是文中每一个部分的内容都同样多,却也让重点不够突出,尤其是对于题目“秋韵”二字没有一个更加精简的描述,那么其作为题目该有的作用便很难体现。其次就是文章整体脉络有些散漫,思路不是特别清晰,这在一定程度上难免影响了情感的表达。小作者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思考之后对文章进行润色。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