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爱着北京,如同深爱着我的母亲。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中国的中心点。北京这个名字已经渗透了历史的厚重,使人不得不怀着敬畏之心去对待。而我来到北京的那日,细雨绵绵。
下着细雨的北京多了份朦胧,我穿过大街小巷,来到了东城区。我见到了只能从新闻联播上看见的天安门,红色的城墙,灰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我触摸着,仿佛触到了岁月留下的斑驳。周围满是站岗的军人,他们的腰笔直,脸上满满的坚毅,不知道为何,见到这群军人,我感受到莫大的亲切。
步入天安门的城墙,就是故宫,高大的门,让人望而生畏。我想起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沧桑,这历经了数千年的北京,并非满目疮痍,而是以庄严的姿态呈现在了我面前。我甚至感受到了历代皇帝曾创造的辉煌,故宫无疑是北京的瑰宝。北京当地人告诉我,上了景山公园,能看到故宫的全景,我登上了高处,不知何时阳光冲破的黑压压的云层,照耀在红墙黄瓦的故宫上,说壮观毫不为过。
奔波了许久,我来到了我最为期盼的圆明园,此刻已经不再下雨,空气弥漫着湿润。
刚入圆明园,是一大片池塘,鱼儿们争抢着游客们投喂的鱼食,再过去一点,便是荷花池了,刚下过雨,雨珠滴落在荷花上,清新淡雅大气,倒也正如周敦颐所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圆明园这著名的皇家花园确实大气,走了许久已是忘记哪儿是哪了,最后便乘着观光车到达圆明园最中心的位置,那里有清朝皇帝曾经养孔雀的遗址,还有许许多多被火焰煅烧了的碎石块。一路走着,竟又下起了小雨。面前的景象令我吃惊,那曾经该是多么美丽的圆明园,却只剩下残垣断壁,即便被火焚烧却依旧看出了当年圆明园的璀璨夺目,那曾经被誉为东方瑰宝的圆明园!雨下的越来越大,滴滴答答落在了石柱上,像是为圆明园的消亡感到悲怆不已。我的双目湿热了,心中憎恶着英法联军的罪行,游客们似乎也很沉默,我们在哀悼,在为中华民族失去了一件极其珍贵的东西而哀悼。
出了圆明园,心情依旧久久无法平复。
后来我又逛了逛北京的胡同巷子,看了看四合院,北京那份浓重的历史情怀是我们不可割舍的。
我爱北京,不仅仅她有着那浸满了历史底蕴的文化背景,更主要的是她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的象征,我离去的那日,依旧细雨绵绵,不过这雨轻灵又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