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江南的风景是淡淡的水墨画,那么重庆就一定是浓墨重彩的油画,每一抹色彩都透露出巴渝文化的粗犷与豪放。唯一在这充满野性画布上稍有平静虚幻的,便是雾。
在古代,雾被人们所信奉,常在画中被描绘成遮掩仙人居居所的东西。在古人的眼里,雾的出现无疑象征着一种祥兆;在现代,人类依靠科技看清了自然,想要于自然之上,只有雾让人类恐惧惊慌,不敢再得寸进尺。
家乡的雾,不似江南水乡那般轻柔,只需睁大眼睛就能看穿一切;也不似海上的浓雾那般时刻围绕在你的脸旁,你的每一次呼吸,都能感到雾气在你身体里徘徊后留下了阵阵寒意。家乡的雾是轻灵的,优美的,捉摸不透的。如果你有幸乘冬日早晨驶过江岸的地铁,你就会看到重庆城的雾景。两岸的绿色树丛,楼房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冬日的雾气从江面升腾,弥漫开来,散发着缕缕寒气,向上飘,不紧不慢,好像只是为了追求优雅而忘却了时间。一会汇聚成了一条模糊的筒子,随风摇摆,一会又仿佛一条沐浴在灰白圣光里的仙龙。当你向它前进的方向看去时,龙却破碎了,化为一股灰白的烟,又落在江面上,笼住一片岛屿,犹如神话传说中的蓬菜仙境。似乎还可以看到了葱郁的森林,朦胧而又虚幻。这也只是一瞬的景,当黑暗吞噬了窗玻璃,刚才一闪而过的影像会让你感到不可思议,欲细想却早已忘却。窗框固然可以囚住一番奇景,囚不住的却是飘散飞雾如同生命之灵的生机,以及不肯拘束于规则的野性。
每次离开重庆远行总会勾起我淡淡的愁绪。可能我还太年轻,为赋新词强说愁。也许没有,那触及眼中,盘旋心头多时的乡愁呀。唯有家乡的雾,在朦胧中,在回忆里能化解所有的挂念,让思念散入雾中,散入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