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佳节

五年级 写景 602字
2022-02-10 20:43:10

万家灯火,华灯初上,车水马龙,人语喧闹,又闹元宵。 __题记

“月光灯火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不由想起当年京城的灯夜,千家万户张灯结彩如同白昼,蜡烛在风中燃烧,夜露浸湿了花灯,街市上灯光交相映射,皎洁的月光照着屋瓦,淡淡的云层散去,大街小巷萧鼓喧腾,人影攒动,条条路上幽香阵阵......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千年之前的元宵,辛弃疾曾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时光荏苒,如今辛弃疾不再,诗中的她亦不再,一世长安,终究没入岁月红尘......

西津古渡畔,华灯初上,夕阳隐去光辉,灯火映亮了长江。夜幕垂临,不闻静寂,却听得熙熙攘攘。脚下青砖,穿梭千年,通向未来,亦通向历史过往。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点一盏灯,听一夜孤笛声,忆江上风起云涌,愁煞渡头人;看就生红船乘风破浪,济渡众生。走进待渡亭,渡船已在一百多年前,或是更早的时候离去。在待渡亭中,侧耳倾听,也听不到江涛拍岸、桨橹击水,没有船工的吆喝、渡江人杂沓的脚步,也听不到独轮车吱吱呀呀,只有风簌簌掠过树梢,还有不知从哪座房屋中传出古琴的音韵,很轻,很美,很悠远。

正月十五是月圆之夜,人亦团圆。小巷里的烟火气,沿着岁序的褶皱,铺在熠熠的灯火里。游子归乡,往事随着皎月温润若玉的蟾光散去。在那朦胧灯光中品尝汤圆以此喜迎团圆。

灯笼悬挂,寺庙结彩,萦绕的烟火徘徊于一炉热闹,这时就该听火焰缓缓燃烧。陶醉于灯光的光晕里,绽出芳华,化作诗意,翩若惊鸿游荡在人海。上元节里长街上隐约的叫卖,新时旧雅,折了一寸桂枝,救赎是一缕扑鼻的浓蕴。蜿蜒的小道,是岁月如故的馨语,深邃的小巷,是时光荏苒的笑言。

教师点评:作者在文中勾画了自己对古时元宵佳节的盛况和美景所编织的想象。在丰富绮丽的联想与优美华丽的文字的配合之下,文中多样的场景不断转换、不时变化,别具意境也别富美感,从而在读者脑海中留下了璀璨的光晕和色彩。但因作者描述的多是自己的联想,也因作者对文风和文章整体意境的特意追求,文章的细节描写、叙述条理性、语言文字的准确性等都“遭到忽视”,因此虽有美感,但美感过于“朦胧”、“缥缈”,让人“看不清”也“触不及”,文章的表现力和内涵意味未能传达,略显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