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凉之秋逃离了蓝天驱赶了白云迎接寒风舞起一首向生往死之歌。因生活琐事的我迫于出去走走。
漫无目的而有方向地流浪丛林中,稀疏野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叹息这无望。只孤影相随的我远离了街道的喧嚣沉淀下些许的不安与焦躁唯剩下充斥脑海的空荡。扑面而来的寒风刺彻了我的心扉悲凉麻痹了悲凉停靠于—棵杨树下远处池塘的水是夏天留下的泪吗?为什么我似乎听到她的哭泣。那或许是秋绣下微皱的帛锦-—枯藤老树残枝败叶时而留下风的足迹轻轻摇曳若隐若现。
眼前的一切都那么真切,却渐渐模糊起来.…片落叶轻飘票飘地栖于我的肩头惊醒了我。抬头望去杨树已无繁多绿叶的陪伴粗糙的枝干枝条如同老人稀发但有些残叶依附在枝桠上残叶用尽全力拼命拽着拉扯着,紧抓住枝头。可最终逃得了陨落的命运吗?我呢?是不是早已被命运所安排无论怎样努力都逃不掉失败的结果?想到此时深叹一口气,可所谓柳宗元一样所去小石潭:“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于是,"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而去”。
临行之前,寒风掠树上残叶纷纷下落。我因此反而更加感慨生命,努力竟如此脆弱?连金色罗衫都褪去了的落叶铺满大地踏上枯叶之路寂静中的声音——枯叶在被践踏的最后一刹那,呐喊出生命的最后一份精彩支离破碎,随一阵风飘零,又在另一片土壤里沉浸奉献自己的余下,那一刻我似乎闻到春花芬芳馥郁似乎触及暖阳轻柔云烟似乎望见叶儿繁华绿荫。
在幽曲小道上,一个孤单的身影被树阴抹去风儿落舞了,遍地枯叶静静趴伏着。一切的一切,随落叶归根。悲凉的秋啊轻柔地擦干我的泪水.………
教师点评:小作者以流畅的文笔,细腻的文字,丰富而具有代表性的取景,移步换景的呈现方式,以及深沉饱满的情感,刻画了一幅幅“悲秋伤怀图”。景是萧瑟的,人是孤寂而茫然的,此景遇此人,产生了非同寻常的化学效果,将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发挥到极致,这种“从景开始,以景寄情,情随景变,景中结尾”的写法,使文章在抒情之余,读来别有韵味。不过对于“悲”的原因体现得不够,既然是“触景生情”,那么“我”看着这些场景,脑海中会不会出现一些令“我”悲伤的画面,从而使得这份“悲”更为浓重呢?若是没有足够坚固的支撑点,难免会有无病呻吟的嫌疑哦。另外文章的题目可以再做调整,目前的题目较为宽泛,但文章的内容并没有囊括得那么全面,因此可以试着补充一些具体的修饰,更加侧重于“悲秋”,这样效果或许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