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平阳昆阳,这里风景优美,景色宜人,塘河是家乡最美的风景。从空中俯瞰,塘河就像一生十,十生百,湿地与河荡,这户和那家,襟连着瓯江和飞云江。我总以为,温州的每一座城镇的精气神都来自塘河。
我家门前就是河,这是塘河的一条支流。“家家门外赤栏桥,一水遥通路几条”,这是塘河人家的写照。
“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天的来临,总是小动物们先知。徐徐的春风下,隔壁阿婆家的小鸭子一只只“扑通”“扑通”地下水。等小鸭子下水久了、觉得暖和了以后,就会举行“游泳比赛”,每一只鸭子的“小发动机”不知道多么拼命地在转动,河面上沸沸扬扬的。春天的塘河充满生机。
到了初夏,种在河岸旁的浮萍和水养植物将河面装饰得更加鲜艳。小河两岸,绿柳成荫。杨柳、垂柳,就像一位位长发美女亭亭立于岸边,这是温州水乡特有的风景。绿荫下,经常可见垂钓爱好者包裹得严严实实,戴着各式遮阳帽,三五成群地静静坐着。鱼儿们也不煞景,配合地时不时“上钩”,欢呼声,轻笑声,太阳下,柳荫里,这又是另一种风景。
送走盛夏,迎来金秋,小河边的田地一片金黄。水村,小桥,粮田,大棚果园,收割机的隆隆声,大棚里采摘的欢笑声,炫耀着万全粮仓“民以食为天”的希望。老农的扁担,咿咿呀呀的,挑着稻粮的身影经行在小桥上,小桥,流水,人家,这是诗一样的画卷。
稻子收割完,田间康庄大道两旁的树木叶子也开始飘落,慢慢地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犹如一幅幅儿童铅笔画,静静地立着。稻梗也枯黄殆尽,露出土黄色的大地,星星点点的绿意与黄色的落叶参差交错,别有一番冬日景象。落叶飘在河面上,增加了一些惆怅。凉亭也清晰了,覆盖在上面的藤条光秃了。拱桥旁边的垂柳倒是还绿着,只是叶子少了许多,稀稀拉拉的细枝悠闲地随风摇曳。
塘河成形于晋代,是天然河道结合人工开凿而成。清代曾列塘河保护八项条约,诸如“毋得私用砖石叠砌以阻来源”“不准掘造坑厕并开沟倾注秽水”。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守护在塘河边的老百姓,一直遵守着这些条约,保护着我们的塘河,让它一直美丽着。
我喜欢塘河,它给我一种温馨的感觉。它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塘河人的故事,留下了一代又一代塘河人的回忆。一阵微风轻拂,落叶纷纷掉到塘河里,就像一艘艘载满祝福的小船,开向远方,塘河的未来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