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姥姥家在一个绮丽的小山村里,她家门口有一洼生长着小鱼、小虾们的小池塘。那儿是我童年时的“主阵地”,充满了我的欢声笑语。
春天,冰雪消融,高高挂起的太阳光芒四射,温暖人心。清浅的小池塘仿佛在演奏一支典雅的协奏曲,而周围的乔木、花花草草们也从旷日持久的沉睡中醒了过来。他们生根发芽,长出嫩绿的树叶、开出艳丽的花儿,为小池塘增添了一缕缕生命力。那动人的小鸟儿唱起了“迎春歌”、那美妙的蝴蝶也翩翩起舞来凑热闹......
夏天的小池塘更是泛滥着青春的味道。这一汪池水被炎热的日光照得波光粼粼,安静的湖面一闪一闪,像是点缀着一颗颗光亮的小星星。小孩们捡石子,投进水中,打破了湖面的安静,那清澈的水面就像闪动的银缎,溅起的波纹,在灿烂的阳光下,溪面显得波光粼粼。雨天,青蛙好似拉着嘶哑的二胡一样,“咕呱,咕呱”声音时而长,时而短,伴着滴滴哒哒的雨声,仿佛是一首夏令的奏鸣曲。
丰收的秋天带着农民伯伯的成果来到了人间。秋天一到就会有几个顽皮的孩儿,背着竹筐哼着小曲来捕鱼。一阵风拂过,你会冷的打个哆嗦,不用想就知道秋天肯定很冷,农民伯伯整天忙碌着丰收,没有一点儿空闲时间。
寒冷的冬天来临了,大雪纷飞冰天雪地,小溪的表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溪里的鱼若隐若现。每当雪停了的时候,孩子们都会跑到小溪里去溜冰,小溪十分滑,刚才上去脚都还没站稳,就会摔一跤,惹的那些孩子哈哈大笑。
春夏秋冬缠绵而过,而这个小溪永远在我记忆深处,为我的童年添加美好的颜色。
教师点评:小作者在文中描述了自家门前的一条小溪在四季里不同的风光。文章层次分明,语言质朴,叙述流畅,手法多样,丰富的景致和有声有色的描写让文章洋溢着一派生机,也充满了童真童趣和自然气息。不过,小作者的创作稍显浮躁和潦草:文中一会儿说“小池塘”,一会儿说“小溪”,一会儿说“湖面”,那么文章所述的景物到底是池塘、小溪还是湖泊呢?从四季的角度描述景致的变化,但“秋天”的场景中却没有任何关于小溪、池塘或者是湖泊的景象。文章“漏洞”较多,实在经不起推敲。叙述能力、文字功底很重要,但创作的态度可是更重要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