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家乡最值得一提,也是最热闹非凡的民俗,便是春节传统了。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灯笼,贴上新对联,寺庙也分别建醮,街头巷尾上演地方戏曲或歌台助兴,呈现一幅热闹非凡的景象。
从小到大,春节来的往往很早。过了腊月门,温州人就开始筹备各样的年货,有酱油鸡、酱油肉、炊松糕、晒"鳗鲞"捣年年糕等等。从腊月23开始,家家户户就更忙碌了起来,这天是我们南方的小年,一家人欢聚一堂,举杯痛饮,沉津在团圆的喜乐之中。"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在这一天大家开始忙碌,拆洗被褥撒起房子,这有扫除噩运之意。
特别是冬节那天,家家户户多要吃汤圆或麻糍。汤圆的馅为甜糖或是咸肉汤圆。而麻糍则要先把糯米炊熟,捣韧做成块形,然后放在加糖的豆粉之中滚动使之粘满豆粉,即为麻糍,汤圆寓意着团圆和喜庆,民间有"吃了冬至丸,就算长一岁″的说法。
到了大年三十,温州人很讲究吃"分岁酒",又称"年夜饭″。吃风最小,非常讲究吉祥。酒席上会用十只朱砂高脚红碗,盛着十样冷盘,叫"十全"。全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不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守岁到十二点。等到十二点钟声响起,全家一起去打鞭炮、放烟花、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打鞭炮和放烟花,记得有一次:我和小姨偷偷拿了两个烟花,跑到楼下,点燃升天,但只有那一秒,它乍然消失了,无踪,也无影,夜空依旧星光璀璨,烟花没有残留任何痕迹,仿佛没有存在过,不过,烟花的样子却深深刻在我的心里。
这便是我们家乡的春节民俗,中国各地春节风俗虽然都有不同,但都是大同小异。每家每户都去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过新年,到处欢乐祥和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