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之美

五年级 其他 622字
2020-03-07 12:17:00

2016年,央视的“诗词大会”节目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道必不可少的“文化佳肴”。节目中有慷慨激昂的康震老师、温文儒雅的郦波老师,还让我们认识了很多博学多识的参赛选手。诗词大会的热播掀起了一阵诗词国学的热潮,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这场活动里。

中国古典诗词一直是文学中重要的表达形式。从2500多年前的《诗经》开始,到浪漫优美的楚辞。再后来两汉时期又产生了内容丰富、朴实自然的汉乐府。随后诗歌体裁越来越丰富,主题也愈加多元化。终于在唐朝,古典诗歌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我们所熟识的“初唐四杰”,“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还有千千万万的诗人,共同谱写了唐代灿烂夺目的文化篇章。之后,南唐李后主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又将我们带入了或婉约,或豪放,或柔肠百转,或荡气回肠的宋词世界。元曲,明清小说,每一种文学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千年之后依然可以震撼我们的心灵。

中国古典诗歌文化源远流长,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们的光芒却在现代的生活中逐渐暗淡。直到诗词大会的播出,我们才又重新感受到了古典诗歌的魅力。听着老师们的谆谆教导,看着优秀的选手在台上吟诵诗词,中国诗词文化终于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同时,越来越多的民众也选择加入到传承国学文化的活动中。背诵古诗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还可以带领我们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

颜真卿在《劝学诗》中写道:“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们青少年更应该积极学习诗词,诵读经典。让我们一起弘扬民族文化,感受诗词之美。

教师点评:这篇作文从“诗词大会”节目引出,阐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地位,对历史沿革及其艺术魅力进行了介绍。同时,表达了古典诗歌文化的重新焕发,号召青少年积极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呼吁。总体而言,这篇作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语言清新简洁,表达深刻朴实。建议作者在发表的同时进行一些语言上的修改,更好地提示出诗词之美,如可以在段落之间添加一些过渡句,以增加整篇文章的连贯性。但是,作文缺少感性表达,诗歌给人以精神食粮的作用,作者却并未凸显出来,而这也是国学热潮兴起的缘由。历史的源远流长是诗歌文化底蕴的象征,然而诗歌所带来的灵魂共鸣才是诗词能不断发展的根源,也是作文需要重点表现的主题。总体评价是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