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仍需共生命的慷慨与繁华相爱,即使岁月以荒芜与刻薄相欺。”
读余华先生的《活着》,最后天下太平,但福贵再无力改变自己悲惨的命
运。当一个人举目四望不见亲,独自走在漆黑的夜里,又如何找到生存的
意义。然而先生只是写下—-福贵还活着。不管如何,日子还是得照样过,
时间终究还是会把一切抹平褪色,人是为生命本身而活着,所以这本书才
叫作这个最朴素的名字——活着。
我们没有生在那样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未曾食不果腹生活困顿。当那些
记录的文字影片直戳心窝,看到有人从未被巨石压弯脊梁,我为曾经的矫
揉造作感到惶恐。生而为人,活着,我已经足够幸运。
苦难会造成什么呢,我想了很多。当经验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产生矛盾会
造成心理的偏差,一件事情的荒唐和刻薄好像总是会让人陷入自我怀疑阶
段。可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即便被苦难拽的眼眶生疼直落下泪来,
滚烫的泪水在伤口上舔舐了一遍又一遍,赤殷从齿缝流淌,也要直起背,
故作坚强将生活的裂缝用热情填满,然而未来值得等待。
我理解,所以我期待。
就好像你没法对一个执意自杀的人空谈生命美好万物可爱,你得让他发现
他生命中的那一点火焰,找到那个支点并且牢牢抓住。有所依恋,有所热
爱,有所期待。
我常被他人的某些字句、文段中饱含的热爱所打动,也诚挚地爱着身边的
人和物,因生命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期待的美好。恰如蒙田所述,“只要一
息尚存,对什么都可抱有希望。”生命是个零,一切从它开始。清晨拉开
窗帘,那束光刺破云雾,抗拒着四周的夜色,一点一点逐渐染白天边。云
朵被扯成细碎的丝绒,在洁净的蓝色中伴着碎金伸展,我张开手指让风吻
过,幸有我来山未孤。
我努力地活着,也许意义在于,深知世界的复杂,却对生命保持最简单的
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