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欢”二字,读来便有一分素净、清和之感,却又隐隐透着一份小窃喜,小满足。那份欣悦不必与外人
道来,是一种我自清清,我自淡淡,我自素怀之闲逸。
早就听闻汪曾祺先生的文章繁华落尽见真淳。翻阅了《汪曾祺散文集》,令我真正感受到了汪老创作“静思往事,如在目底”的风采,他笔下的旧时故交、风土人情都鲜活异常。
读汪曾祺先生的文章,总会让我想到那句著名的词:人间有味是清欢。对于汪曾祺来说,夜阑人静,披衣望月,是清欢;时鲜上市,偶尝佳肴,是清欢;好友来访,把酒交盏更是难得的清欢。不管生活境遇如何变更他总是固守着对生活的一种情趣,而这种闲情清欢,不会消失在光阴的尘埃之中。
这个世界是匆忙的。有时,看着身边快速流动的风景,密集的人流,内心总有种想出逃的感觉。我也曾遇到挫折,抱怨生活的不公;也曾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常常想到放弃;也曾思考着幸福是如何大鱼大肉,被众星捧月……但每当我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时,捧起汪老的书,总能让我在朴实无华的文字中找到方向。或是在书中细品果蔬秋浓;或是观赏昆明细雨;或是听遛鸟人谈戏。小日烟火,情趣满怀。从平淡中找到情趣,从繁忙中找到闲适,从冷漠中找到温暖。原来这人间,处处有小暖。
焦虑消失了,耳畔是清雅的音乐,天空依然很蓝,满目秋香色,都是微凉的欢喜。
当我从书中尝到人间百味,历遍人间温暖,我不再抱怨命运的挑挑选选。若是能在一朵花里看到春天,在一杯水中悟出菩提,繁华不惊,与山水共相依,大抵就是内心的清欢,是真正的幸福了吧。
应梵响说过:“一个人自始至终都能干净清爽地存在着,无论穿越多少烟雨,都有一颗明亮的心,方是寻常人生的最高境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清欢,一种幸福呢?
如此,便守着一份清欢,握着一份感动,在光阴里素净芬芳吧,哪怕途经生命的留白也依然莞尔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