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传承 国之柱石

议论文 817字
2020-03-30 20:56:27

不知何时,“勤劳”变成了过时的象征,“不劳而获”被人们竞相追捧;亦不知何时,“诚信”和“愚蠢”等同,“两面三刀”被人们奉为圭臬。

岁月如流水般从指尖游走,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也可似横压四方的千斤巨锤,磨灭了一个时代,只余下绚烂泡影。细看今朝,先辈前贤们留下的辉煌已所剩无几。“见善则迁,见过改之”被束之高阁;诚信之火在暗室中悄然湮灭;“勤劳”、“负责”逐渐沦为了过时的代言词……科技在高速发展,时代却已扭曲,社会已然身染重疾,而治愈的“道德良药”却被人们悄然摒弃。

有的国家虽然强盛,但却腐烂不堪,只因道德陨灭,私心肆虐;有的国家虽已灭亡,但却长存不朽,只因其民族美德流淌于血脉传承,铭刻在后人心中。传统美德是前辈先贤留下的治世典籍,国之柱石,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贤者曾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若无道德修养,纵然贵为一国天子,也难逃厄难。周幽王色欲熏心,为求美人一笑,不惜废除王后,罢黜储君,烽火戏诸侯。天子失德,国之大难,周幽王的失德,不只葬送了自己的生命,还彻底断送了周朝的威严,使周朝再无统御诸侯的威信。“人无信不立”、“欲成人,先修身”,古人强调自身的道德修养,人若无德,纵然身怀大才,也难以立足于世间。

孔子曾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道德修养之于国家社会,也是一柄权威度尺。君不见,孔圣人于求道之路上踽踽独行,只为以道德感化世人;君不见,始皇功盖三皇,却以严政治民,使秦不过二世,汉景帝虽无大功绩,却推行礼法,为汉室兴盛埋下了坚实地基。以法治国,则人人自危,民心不安;以德治国,则四方归附,海晏河清。

有人曾说,如今社会大变,传承了千年的礼法已然不适用于当下,只有放弃礼法,顺应时代,才能让中国走在世界前列。亦有人言,放弃礼法应是一次意义重大的革新,便如同当年孙武推行“兵者诡道”,虽为当时所不耻,但后来却改变了时代。

我曾于一本书上见过: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便是回归本真。孙武推行“兵者诡道”,虽然于当时国家发展有利,却也使得人人醉心权谋,间接使得礼乐制度的彻底崩毁,让人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而道德的遗弃,则是让人类彻底脱离了“人”的范畴,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损人利己随处可见,社会充满了谎言,四周遍布着算计。

以法治国只是手段,以德治国才是目的。若有一天让道德之花遍布天下,那陶潜心中的桃花源也终将再现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