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苦学,锲而不舍

议论文 717字
2020-03-13 21:57:13

过去学习是一个有期限的任务,带着被动和无奈;如今学习是一个无期限的过程,带着希望和快乐。真正潜心苦学并锲而不舍的人,会让学习改变了思维,提高了品质,扩大了格局,最终走向成功。

李时珍学医时,潜心苦学,锲而不舍,采用对药物亲自采集,仔细观察,以得其真的方法,认真刻苦地研究每种草药具体的功效作用,自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拥有了巨大的成就的李时珍仍然坚持以往的学习态度,一如既往地学医、治病、救人,还对每个人都怀有一颗谦逊好学的态度,躬亲实践,注意调查研究,广泛向劳动人民学习,这是他又一重的学习医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是他从调查研究中获益匪浅,一日复一日,李时珍越学越有所成,越争越刻苦,最终著出《本草纲目》这一巨作,名流千古。

世界有杜甫,李白双子星,古散文界有唐宋八大家,各大艺术领域都有自己的领军人物,但在书法界唯有一个“书圣”王羲之无人与其齐名,在王羲之小的时候,练字十分刻苦,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个小山,人们叫他“笔山”。他的家里还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个水池里洗毛笔和砚台,直到最后小水池的水都被染黑了,人们又把这个小水池称作“墨池”。经过这样一番努力,王羲之在一次醉酒后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凡三百二十四字。无一不具备灵魂,这一切都归功于王羲之弃而不舍的苦学 。

司马迁曾在《史记》上写下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学琴,锲而不舍,学习一首琴曲,不单会弹,还要深入到更深的层次里。纵然师襄说可以了,要进一步就要孔子别的,但对孔子而言,还不算真正学会。于是,孔子不断深入,从会弹,到掌握技巧,又进一步到了解它的意趣,进而,在去领会曲子所描绘的人物。不断琢磨,反复咀嚼,完全将乐曲融化于心,彻底理解音乐的内涵和意境。孔子的知音可知其善学之深。

哈佛有句校训曾言:“此刻打盹,你将做梦;此刻学习,你将圆梦。”学习力不仅是竞争力,更是一种创造力,我们活着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不是为了活着,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潜心苦学,锲而不舍!